第37章 水田改造计划-《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然后以护城河为中心,挖一条人工河把河里的水引过来,再挖一条回路,小河里的水流进护城河,再从护城河流回小河里,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网,沿着这个水网再挖一些小渠,就可以灌溉整个地块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造水田的事情,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草场也很需要水,不然牧草怎么会丰收,怎么养那两个萌萌哒的饕餮。

    城内由四条15米宽的主干道,两两相交,呈‘井’字形,分割成9块区域,呈九宫格状,中间为广场,用于祭祀或者聚会,还能晒稻谷。

    ~

    城墙四米的厚度是占用400米的范围之内的,也就是说城里面的实际面积,是396米见方的一个正方形。

    两头为卧室,中间是厨房兼餐厅。两头的卧室砌成火炕,和中间厨房的灶膛连通,只要中间的灶膛一直烧火,就能给两头的卧室同时供热。

    旱地变水田,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渠引水,这个比较容易,但是想把那么大一块地都浇一边那是不现实的,除非把沟渠加宽加深变成河。所以一条人工河就很有必要了,这才是汉部落真正需要的。

    第三期就是夯筑城墙了,城墙预设为底宽4米,顶宽2米,高5米的梯形,四道城门,每面一个。城墙顶部的外侧有一米五高的箭垛,里面用木制围栏,这样从外面看就有6.5米高,从里面看就是5米高,墙顶2米的宽度,可以轻松容纳3人并排行走。

    房子坐北朝南,宽4.5米,长10米的空间可以分成3间房子,除去墙皮的厚度,每一间宽3米,长4米,和现代的平房差不多大。

    城里的九个区,除了中间不建房子留作广场之外,外围的八个区都可以这样建,所以这个城最多就可以容纳8000人居住。

    九个城区分批建设,用十几年的时间慢慢来。

    第一期工程就是挖通这条700米长的引水河,挖出的土方直接烧制成砖,为后续的建城做准备。城可以先不急着建,但是水必须先引过来,不能耽误明年的春耕,他可不想明年种水稻的时候还要挑水浇地,对于需要长期漫灌的水稻田来说,那根本不现实。

    我知道你只会用行动表示

    更新一辈子,守住了坚持

    付出永远不会太迟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