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游伏到来(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3)页

    第151章  游伏到来(求票票求订阅)

    中午稍微休息了一下,罗冲让人搬来了脚手架,然后继续带人盖房子。

    一根根胳膊粗的木棍搭在半人高的墙上,悬空的一端再用一根同样粗的木棍当作立柱绑在上面,再往上面搭上一块木板用来站人,一个简易的脚手架就做好了。

    每个砌墙工的身边都放了一个用来装泥巴的矮筐,那是采集队的女人用细藤编制的,编的很密,几乎毫无缝隙,就像罗冲前世曾经见到用来装馒头的簸箩。

    剩下的四个不擅长垒墙的小工,不停的打水和着泥巴,然后再用小推车把湿泥送到每个人的矮筐里,还有人则是不停的给他们搬着砖块,罗冲给他们标好了留门和窗户的宽度和高度,就把那两个一直挖井的人找了过来。

    两个挖井的薛氏族少年,罗冲分别给他俩取名薛井和薛灶,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代表了他们从事的工作,好记。

    14个人砌着房屋的主体,罗冲则是带着薛井、薛灶建造室内设施,也就是灶台和两个卧室的火炕。

    三间正房,中间是厨房兼餐厅,需要在后墙的位置,也就北墙那里垒一个灶台出来,剩下空余的地方正对正屋门口,可以在这里摆一张长方形的大餐桌,要能坐下十个人一起吃饭,不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在桌子上干点手工活。

    正屋里的灶台横跨整个三米来宽的房间,从北墙开始往南有75厘米宽,有两个烧火口和四个灶眼。

    四个灶眼中,预留一个口径60厘米的用来放置大锅,旁边是一个小一号,直径只有50厘米的灶眼,用来放置小一号的锅,另外两个是直径25厘米的小号灶眼,专门用来放置水壶,冬天可以一直用来烧水;剩余一米多宽的位置用来放置锅碗瓢盆,菜刀和砧板。

    “嗯,我知道。”

    ~

    一间屋子的净宽度,不算墙体的厚度是三米,总共被罗冲分了五层60厘米宽的烟道,先把地面整平夯实,然后在卧室的两侧各垒一道12厘米宽,65厘米高的矮墙作为支撑,中间用同样尺寸的4道矮墙把三米宽的屋子分成五等分。

    等罗冲出了草屋,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心里暗骂这个游伏不是个东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大半夜的来。

    正屋的灶台后面有一个烟囱,但是还有通向两侧卧室火炕的烟道,这个正屋和卧室的接口处,有一块立起来的地板砖做活动插板,用来打通和封闭灶台和火炕的连通,天热的时候就把插板插死,断开卧室的供热,冬天的时候就把插板拔出来,打开两侧的烟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