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管是生还是油桐子,想要拿来榨油都需要先炒熟才行,也就是把果实中的油脂通过高温分解出来,而汉部落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锅可以用,只能等再过一段时间,到时候浇铸一批铜锅出来了。 打纬刀是用两根长木杆吊着,挂在机器上方的,像是一个钟摆一样可以前后摇动,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也就是靠它前后的摇动用来把编织在一起的经线和纬线打紧的,让布料变得更加平整密实。 最上面的卷经轴并不是一个实心的圆柱体,而是和精梳机的滚筒样子差不多的空心滚桶,滚桶表面由一条条的木方组成,每根薄木方之间还留有空隙,那是用来往上面双拴经线用的。 用来放置纬线的木梭是由松木打造而成的,木梭有一尺来长,差不多33公分多一点,两个尖头略微上翘,不过不是很尖的那种,看起来还比较圆润。 中间是刻出来的一个深深的凹槽,像是小船的船舱,那里专门用来放置纬线,木梭的底面打磨的很光滑,甚至罗冲还专门给木梭打过蜡,这将来可是自己媳妇要用的。 并不是因为织布机有多复杂,主要是加工的方法太困难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最后,罗冲想出一个方法,就是用多边形来解决。 整个初代织布机的框架结构已经组装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细节方面都进入到了最后的调试阶段。 先把一根长方形的木方锯成一个八棱柱,然后再把多出来的棱子用刨子刨平。 这是最笨而且最原始的方法,当然效果也是很好的,最起码罗冲看到做出来的成品是很满意的。 而且罗冲现在也没有时间整那些个东西,他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都在研究那台初代织布机,罗冲和木豚,还有那个学徒工,三个人组成的研发小组,已经连续攻坚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用来卷成品布的卷轴右侧,还有一个像是轮船上舵轮一样的轮子,可以通过手动把纺织出来的成品布料卷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