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现在换的绵羊已经很少了,绵羊繁殖的快,再加上他们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当作饲料,所以绵羊在竹岛,已经是除了本地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牲畜,甚至已经繁衍出了和当地山羊的杂交品种。 五个部落全是鑫部落的附属部落,也可以算是番属部落,有点宗主制的意思,全以鑫部落为首,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竹岛面积不小,和宝岛差不多大,是一个长条面包的形状,长度方向是从东南到西北,西北这头就是暗路和大陆连接的地方,也是鑫部落的势力范围。 鑫部落本来就占据了竹岛的西北头,这边不仅和大陆相连,能够作对外贸易,而且整个竹岛的重要资源全都在竹岛的西北端,金矿,银矿,铜矿,这些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这个竹岛的淡水水源也在西北这头,所以谁控制了水源,就等于控制了整个竹岛。 这些岛民以种植玉米和大豆为生,住的地方大多都是用竹子搭建的竹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猪。 猪是竹岛自产的生物,已经被岛民驯化成家畜,剩下的牛马只能从大陆这边获得,竹岛上面自产的也有羊,不过是黑毛的山羊,现在有一些绵羊,也是从草原那边换取的。 不过路不好走,地面全是坑坑洼洼的礁石,还沾满了甲壳类动物和海藻留下的分泌物,非常湿滑,他们也只能赶着那些牛马小心的前进,害怕一个不小心崴到脚,要是把牛马弄伤了,也就没什么用了,他们还指望着这些牛马回去耕地呢。 当然了,他们也能造竹筏飘过来,海湾最窄的地方也就十几公里,飘过来完全不是问题,但是他们从草原换来的大量牲畜却没办法用竹筏运回去,所以还是只能走那条一个月出现一次的暗路。 次日一早,天刚刚微亮,暗路已经从水面露出了一米多高,竹岛的商队就开始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们出来的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此时也是归乡心切。 一行人从天亮一直走到中午才登上对岸的陆地,又骑马走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回到了他们的部落,鑫部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