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开源节流(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自从噜部落投奔以来,浏阳郡就在一直极力的扩大猪的养殖规模,怎么扩大呢,那就是养着呗,多繁殖,但是却不吃,而今几个月过去了,新一批的小猪仔都已经有了半米长,所有的猪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从原来的六七百头,到现在竟有了近3000的数目。

    当然,和水稻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不一样,麦子是弱势群体,但是正应了那句话,物以稀为贵,只要长脑子的就可以想出来,在大家普遍都在吃白米和玉米的时候,这一丢丢的小麦会有多贵,麦子,是大汉帝国最奢侈的粮食,嗯,没毛病。

    现在唯一的一点渔产就是这条小船供应的,想建新船,这倒是没问题,只是时间不够啊,材料也不太多,浏阳郡那边的工匠也没有多少造船的经验,估计一个月能弄出来一艘都是快的,等他们造出来三四艘船,估计早就漫天大雪,冰封河面了,到了那个时候,船还有个屁用。

    不想干?那好,汉部落不缺你这样的人,从哪来的还滚哪去,你不跟大家一起共同劳作,凭什么让你吃大家种出来的粮食。

    不过这倒不是说所有人都跟麦子绝缘了,种当然是要种的,而且要不断地选育培育,扩大亩产量,减少种植时间,而后再向百姓们推广。

    鱼能捞上来吗?当然能,只是太少了,现在浏阳郡的渔业产出也就能让城里的居民打打牙祭而已,想把鱼当成储备粮,那就太难了。这倒不是说当初罗冲的那种捕鱼办法没用,主要是现在的人口不同啊,当初100个人吃两千条鱼,和现在两三万人吃一千条鱼能一样吗?

    不过罗冲仍然不想就这样大肆宰杀,因为这是整个汉部落的基础,来这里三年多的时间了,发现有驯养家猪的部落却只有噜部落一个,这些经过驯化的家猪也全是他们提供的,至今还未发现别的品种,要不然罗冲也不会如此宝贝这些猪,这些将来可是要在整个大汉推广的啊,怎么能就这样随意杀了。

    这样一想,索性罗冲也不着急了,干脆直接等到河水结冰了再说,冬天又不是没办法捕鱼,到时候直接上冰面上打孔捕鱼,肯定比划船捕鱼强多了,毕竟这都是一群旱鸭子,让他们熟练驾驶一艘小船,也是需要时间磨合的,等他们练的差不多了,河水也该结冰了。

    那就是此鱼乃海水鱼,秋天的时候便会回到淡水中繁殖后代,然而这些鱼下了鱼卵之后,就再也不打算回海里了,它们会每天游荡在淡水里,直至死去,然后新出生的小鱼便会在河里养大,等它们度过严冬之后,便会再次遵循祖宗之法回到大海中去。

    所以种冬小麦是不可能了,但是提前翻一翻地也有好处啊,可以把原来的荒地开垦成良田,如果土壤之中有虫卵的话,那么翻上来之后,也肯定会在冬天冻死,明年开春时,只需要让他们跟着便是,别人种什么,就让他们统一种什么。

    麦子这种东西,在帝国草创阶段肯定不能有,只有什么时候各个仓库的存粮都放不下的时候,才可以有人提出种麦子,因为这样没有压力,肯定不能冒着饿死人的风险去种麦子不可,那样的人绝对是傻叉,幸好罗冲不是

    信送走了,罗冲也开始张罗起了捕鱼的事情,尤其是冬捕,这玩意儿则需要一张巨大的拖网,最好以麻纤维揉捻编制而成,另外还有专门凿冰打孔的工具,冰镐,钢钎,鱼钩,等等不可描述之物,都在罗冲的指挥下开始动作起来,看上去竟也如此协调。

    不过即便再快也要等上三个月,要不然河面都冻不结实,还谈什么冬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