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目录捡字法(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其实检字这玩意儿,就跟输入法差不多,罗冲先是用了最熟悉的拼音检字法,把所有的活字都按照拼音排列,然后在货架上贴上拼音小纸条,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页书稿,然后挨个字的去找,先找到对应的声母,再去找后面的韵母,找起来倒是很容易,但是找了两页书之后,罗冲就哭了,这特酿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会拼音啊,这要是排一本书的版,自己得干到什么时候。

    过了两天,之前还不省人事的商长老,在被队员灌了两天热汤后,终于醒了过来。

    万事具备,只差开工,印刷工坊的人不多,只有五个人,白起为总管,不过刚开始开工的时候,就遇到了困难,那就是最繁琐的检字环节。

    按照这个工作程序来干,效率果然就提高上来,这就比一个人自己检字快多了,而且基本不会出现错误,把印错的概率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没关系,这一季的粮食本来就是抢种的,能多收些粮食,总比让地荒着强。

    这样一来,罗冲只要对着这个目录找到这个字的位置,然后喊人去那个柜子拿就行了,这样一来检字的效率就大大增高。

    后来罗冲又试了五笔输入法,按照部首笔画去找,感觉这个更加麻烦,最主要的是,不管是拼音,还是偏旁部首,都只有自己会,没有罗冲,他们还是什么都干不了,可要是教他们拼音,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最后罗冲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可以专门应付眼前这种情况,那就是给所有的活字编写一个目录。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以及生产成本,最后选用的装订方式是线装书,只需要一根毛线即可,既便宜,速度又快,比拿胶粘快多了,虽然用胶粘的确实比较精美,可是又有什么用的,还是一句话,成本太高啊。

    那个饿的两眼发晕,最后不得已吃掉坐骑,徒步千里也要回家的商队。

    白天对着日光的时候可能还不明显,但是到了晚上,对着不怎么明亮的油灯看书的时候,这个特点就立即凸显了出来,上面印刷的字体虽然没有荧光字那么夸张,但是也可以明显的在周围的白纸上突显出来,这个特点在没有电灯照明的时代尤为重要。

    印刷坊印刷的第一本书,就是罗冲平时写的一些书稿,而这一本,名字就叫《诗词精选》,每一页上面就是一首罗冲抄来的诗,最后改一改,总结一下,凑到一起,就变成书了。

    不知不觉间,时间进入了十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只有中午的时间才能感到暖和一点,浏阳郡的玉米即将迎来收获,可是现在的玉米长的并不好,虽是勉强熟了,但由于温度越来越低,种植时间短的原因,产量自然是不够看的,别说能丰收了,就连正常的亩产量恐怕都达不到。

    那个被拒绝交易,遭到重骑兵毁灭打击的商队。

    罗冲是经过现代教育的人,他是学过拼音和部首偏旁的,但是白起没学过,所以目前能够检字的只有罗冲一个人,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巨坑了,因为检字这个活只能找认字的人才能干。

    罗冲受邀前去参观丝绸的织造,看了一会儿,就愣住了,由于这是没有染色的原丝,制成的丝绸自然也是白色,怎么看怎么像电视剧里用来上吊的白绫,这特么,好刺激哦

    “长老,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一旁侥幸活下来的小队长看着商长老说道。

    “?”商长老茫然的看向小队长,示意有什么话你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咳咳,咱们前面那条路,全是坑坑洼洼的石头,有车它也走不了,咱们就算买到了也带不回去啊。”小队长无奈的说道。

    商长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