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敲定了行动计划,罗冲这边也开始着手布置起来,浏阳郡承担了主要的人力,汉阳郡这边虽然出的人少,但是行动所需的全部物资却要从这边出。 这其中的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来到汉阳城,尤其是那些才加入了汉部落几个月的新人,看到比浏阳郡更加繁华,更加高大的建筑,心里也不禁暗暗称奇,尤其是那栋五层高的木楼,还有两侧的四栋青砖教学楼,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这些都是在浏阳郡不曾见到过的。 就这样准备了四天的时间,汉阳郡的人选,物资都准备充足的时候,从东边浏阳郡调来的三百人也乘车抵达汉阳城了。 只不过这不是罗冲想看到的,他可不想让自己用了三年时间积攒的家底全都付之东流,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再次变成刚穿越时的穷光蛋。 到了这里,行动的物资也就算凑齐了,不过这次行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开下游堰塞湖的淤塞之处,所以他们这支船队的任务,其实就是清除障碍,可是现在筹备的这些工具,到底有没有用还真不知道。 甘油的制作过程并不危险,只需要往油脂里加入纯碱,使其中硬脂酸和甘油分离,最后把甘油干馏浓缩一下就行了,而且制作这些甘油的同时,还能生产出大量的肥皂,以供日常所需。 就像当初大禹治水时总结的那样,堵不如疏,现在这种情况,修建堤坝阻挡河水泛滥是不可能做到了,只能从下游的河道淤塞处想办法打开一个口子,让水再次流动起来。 其余的人选又从各个城区中抽调,而且还是以家中有孩子的为先,这样就算行动中死在外面,家里也能有个传宗接代的孩子,不至于家破人亡。 其次就是要求让大树调派一批人过来,这批人里要有那个见过山体滑坡的小部落族长,以及其部族内的青壮劳力,另外还要柴氏族,也就是当初靠捕鱼为生的叉部落的青壮劳力,最好还能从沼泽中的菱部落抽调一批青壮,最后要凑出不少于300个青壮男丁,人数不够可以从下面各部族里抽调,要求身体健全,以熟识水性者为佳。 几人一进来,先是打量了一下这个汉部落传说中的首领,这次毕竟还是他们第一次有机会在那么近的距离观察首领,结果却没想到手下人员数万,掌管几座城池,领地足有数百里的首领,居然那么的年轻。 现如今经过了半年的河道淤塞,以及水量的不停增加,下游的堰塞湖越来越大,终于把能盛水的地方都盛满了,这也就导致了上游的水位也开始不停的升高,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浏阳郡、汝阳郡、汉阳郡,都将被不停上涨的河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 想到这里,罗冲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计划,现在汉部落虽然没有大船,但是小船却是不缺,这几个月的时间,为了明年能够让汉阳郡和汝阳郡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木工坊一直在不停的造船,现在已经有了21艘平底小船,再加上之前用来运输矿石的两艘船,就有了23艘木船。 事情果然如他猜测的那般,去年夏天,浏阳河跟汝水河的下游发生了大暴雨,暴雨导致了山洪爆发,还有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这些掉落的巨石、树木、还有大量的泥沙阻塞了下游的河道,导致水流不畅,大量的河水开始在当地蓄积起来,导致河道的水位越来越高,最后淹没了下游大量的土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下游的水流自己重新找到一个突破口,淤积的河水才会从新的缺口向下奔流,最后伴随着水往低处流的定律,下游就会逐渐被冲刷成一个新的河道。 大部分人都被带到了空荡荡的军营内驻扎休息,只有那些自称去年夏天见过山洪爆发,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小首领们被带入了县衙的办公楼内。 安排完这些准备工作后,罗冲也开始在汉阳城内抽调青壮劳力,首先被找来的就是这几年专门负责操船,运输矿石的船运小队,一共有十几人,他们平时都是在采矿队编制的,现在全被罗冲征集了过来。 不过既然召集了这么多人来这里,当然不是让他们来旅游参观的,而是有正经事要做。 把大树的回信塞到抽屉里,罗冲立刻拿出一沓新纸,开始提笔疾书,再次给大树修书一封,信里面先是让他做好防洪的准备,多备沙袋用来阻挡城门,以及各城的粮仓和柴草,也要做好防水的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