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集体赐爵(二合一章节,求票求推荐-《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春季的二月一日这天,罗冲来到了广场的旗台这里,这次的活动虽然不是祭祀,但也不比祭祀的重要性低。

    这里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有的女人在跟自己丈夫说,多存粮食,存够了粮食找个木匠为自己家做台织布机,以后就可以自己织布做衣服穿,甚至织的多了还能卖了换别的东西。

    广场这里早早的竖起了几块大木板,上面就贴着罗冲设置的各种爵位,旁边的大桌子上还有一堆的发饰,也是对应各种爵位的。

    也有人家里孩子多,分的地也多,一两个种地太累,想多存点粮食回来卖了钱买头牛,或者买两头驴,到时候好帮自家干活儿。

    如果这个爵位从军的话,可以任偏将,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这个编制,只有在战时,一场特定的战争中,会临时任几个偏将,可以根据情况带领一个或几个卫单独行动,比如前锋军的将军,或者保护侧翼的偏师将军。

    另一种就是比较有想法的了,这是一群有私心的人,他们渴望得到自己的财产,对首领提出的‘分地,自己种粮自己吃’的口号十分赞同。

    另外就是文官系统,从16到18级,上造,少上造,大上造,这三个爵位就是六部的主要官员组成了,最大的大上造可以担任六部尚书,也就是六部主官。

    这个权利实在是太大了,罗冲还不想早早的把手中的权力分出去,不过倒是可以提前培养一两个这样的人才,万一自己死的时候,也好封个左右丞相来辅佐自己的孩子。

    “当这公士有什么好,能吃还是能喝,我还是觉得待在这老城过着舒服。”

    “族人们,奉首领的命令,今年要从汉阳城的居民中抽调300户迁往新建的汝阳郡还有缚马关,首领说了,你们可能不愿意搬到别的新城去,但是没关系,因为部落会对迁徙者提供一些补偿。”

    下面的人纷纷议论起来,但是大多人都是不愿意搬走的,在这座汉部落的第一座城池中居住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骄傲,这座城哪怕比新城再破,那也是他们自己建造出来的,狗还不嫌家贫呢,他们又怎么会嫌弃自己亲手建造的家园。

    这话一从县令的嘴里说出来,下面的人群中顿时就嗡嗡嗡的议论起来。

    得封地之人可以享受封地内农税的一半税收,但是没有封地的管理权,封地内的官员还是以国家指派的为准,一切政令都跟朝堂一致,私自更改当地政令的受封者视为谋反。

    “你咋还没听明白,刚才首领不是和县令都说了,从今以后部落不再给大家发食物了,大家都可以凭户籍在县令那领取自己的地,以后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可以自己放在家里,只要交给部落一小半,剩下的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再也不是以前部落平均分的时候了。”

    接下来则是对汉阳城的几百户户主普及爵位,还有私有制分地的具体事项,以及从今往后的军事化管理,还有交税服役的公民义务,等这些都给他们普及的差不多之后,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了,迁徙令。

    至于一下子封出去300个公士,罗冲丝毫不在乎,这三百人将会分成两批,一批去汝阳新城,一批去缚马关县城,两地总人口近两万人,两万人里出300个公士算个屁啊。

    第一是没有必要,只要有六部辅助,罗冲就能忙的过来,第二则是没有这样的人才,就现在的汉部落,除了罗冲这个创始人之外,还没有一个人有独自管理整个汉部落的能力。

    至于最后的那两个少宰和太宰,可以视为内阁阁老,或者左右丞相,但是对于一个亲政集权的皇帝来说,只要罗冲还活着一天,就不会设这两个官职。

    这五个最高等级,福利待遇看具体情况而定,第16级的上造(男爵)没有封地,可以根据皇帝的意思,适当再加几倾地,武爵的话可以授尊号,但是不能用地名。

    “哎,哎,哎,听到没有,愿意搬迁的赐爵一级,可以当公士了。”

    这样的话,掌管天下的权力还有一半在皇帝的手里,皇帝也起到了最后拍板的作用,如果皇帝不同意内阁的处理意见,还可以再把几个阁老叫过来讨论,开个小会商量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