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阳郡以北,出了缚马关就是一片丘陵草原,然后再往北一两天的路程,就是一片森林地带和逐渐拔高的山脉,而中间夹着的这片丘陵草原,虽然不怎么大,但绝对够长。 再者说,就算空心的充气轮胎做不出来,能做个实心的橡胶轮胎也好啊,怎么也比现在的木头车轮效果好的多,不管是防滑方面,还是减震方面,还有轮胎的抓地力,都不是木头车轮能比的。 第一是因为罗冲已经造出了铅笔,并准备大规模普及,铅笔都出来了,那它的好搭档橡皮怎么可以没有,而想要制作橡皮,首先就得有橡胶原料。 这片区域,整体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走向,向西探索的最远距离,就是原来的尖角部落居住地,那里地势比较高,地形开阔,也是原来尖角部落放养赛加羚羊的地方。 不过现在这情况,该说的罗冲都已经说了,云志也不好继续问下去,那样显得就太刻意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什么想法,作为一个聪明人,云志很明智的没有再问。 杜仲树其实是一种胶树,它的树皮,树根,树叶,还有果皮和种子,不管是哪一部分,只要用手掰断,中间就能拉出白色的网状丝来,这些白色的东西,实际上就是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是俗称的橡胶,或者塑料。 首先不能太远,不然就脱离了汉部落的控制,然后就是发展方向的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罗冲先是给云志布置了几个短期任务,一是大量收购甜杆和高粱种子,甜杆还要继续卖,但是以后就是自己人卖给自己人了,这属于内部商业行为,所以暂时菱部落还要多交一部分税,尤其是甜品这种暴利商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杜仲胶和传统的橡胶树的橡胶是有很大区别的,橡胶树产的是胶液,把胶液收集起来加工处理后就能得到橡胶产品了。 这整条狭长地带,全是丘陵草原地貌,非常适合搞养殖业,如果全部占领下来,就可以把这片区域作为汉部落的军马饲养基地,也能用来大量繁殖牛羊,羊驼和驴等牲畜。 多余出来的部分,就可以先小规模的实验一下几种榨技术,先看看能不能行,需要研发什么专业设备,然后等自己部落开始种植高粱后,再开始批量制作。 而中间靠近两河的区域,就可以筑城迁民,在沿河发展农耕,当然,这还不是关键。 罗冲虽然说的十分详细,但语速并不慢,不过这可就难坏了云志,他是一直很认真的听没错,但是他的汉语本来就是刚学了一年的,简单的交流不成问题,可是罗冲嘴里冒出来的那些专业术语,什么‘溶解’,什么‘过滤’,“半透明”,‘模具’之类的词语,他听的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接着再往浅色水里加一些竹炭,用竹炭吸收掉里面的色素,最后就能得到颜色更浅的水,然后把水份蒸发掉,剩下的就是去色的。 如果你想做一块一块的硬,就把它盛出来放到预先做好的模具里,自然冷却之后,就能得到琥珀色,半透明的硬块。 其实别说是他,像是这些技术上的词语,也就汉部落的长老和那一帮煮盐制盐的女人们听得懂,其他工种还真接触不到这些词语。 其次就是橡胶车轮,空心的充气轮胎不好做,但不代表做不出来,实际上那玩意儿的关键技术和橡胶不大,而是全在那一枚小小的气门芯上。 在这个软化的状态下,如果改变了杯子的形状,那等温度再次冷却下来之后,它就会以改变后的形状再次塑化,变成坚硬的塑料。 当然,就算现在真的能做出来,产量也有限的很,顶多能满足一下橡皮的需要,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这种杜仲胶室温风干水份之后,就会变得很硬,如果压注成一个产品,等成型后就会变成非常硬的一种状态,比如压注成一个杯子,那么成型后就会变成一个塑料杯,敲起来梆梆响,但是把这个杜仲胶做成的杯子泡在60度以上的热水里,浸泡几秒钟后,它就会立刻变成带有弹性的橡胶,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就跟轮胎内胎似的。 根据它的这种变化,现代一般用这种特殊材料来制作假肢收容器,也就是做一个大号的杯子,先放在热水里泡一下,然后把断胳膊断腿放进去,冷却后就可以改变成最符合假肢的形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