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汉阳郡与汝阳郡之间的这段水路,航运事业十分发达,这几个月下来,来往在这段流域的船只每天都能达到上百次。 开始他也为汉部落的造船技术所叹服,竹筏他见过,但是这种用木头拼接而成的船,他还是第一次见。 “以前那种船,一次最多载三十个人,这个怕不是能装200个吧,我看那上面最少也有五六十,还显得很空旷呢。” 这对于经常用木桨划船的人来说并不是很难学,而且汉部落新造的小船上,也有很多已经改装了橹架和摇橹,这样以前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操纵的小船,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推动船只前进了,为船运行业节约了不少的人力。 船艉有一大群人在后面推,河里还有肉肉和灰山用绳子拖曳,两头大象这些年长了不少,个头已经达到了三米高,别说是站在河边的浅水里走一走,就是直接游到对岸也没什么问题。 新船下水的时间被罗冲定在了下午,和早上大量商贩登陆码头的时间错开。 把所有的撑杆什么的都卸了下来,大船斜斜的躺在岸边的滩涂上,周围的河面上飘着几艘小船,很多人在河面上接应。 罗冲就站在船艏的甲板上,现在船上根本没有什么二层建筑,全是光秃秃的,而且罗冲还是设计的低干舷,船舷距离水线只有不到一米,所以从远处看去,就像是密密麻麻的一群人站在一个大木盆里一样。 其实就和拼车差不多,只不过这是拼船,不过还是会比那些包船的慢一些,毕竟船家想要赚钱,就只能多接一些货物才行。 船舷上装有橹架,然后把船桨架在上面,这样操船的人就不用两手持桨划水,只需单手,或者两手握住桨柄的尾部,就能上下前后的滑动船桨划水了。 众人齐心协力在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把木船缓缓的拖入水中。 不过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东西并没有什么想法,竹岛上面有淡水的小河,但是他们并不擅长走水路,就算是偶尔走一下,有个竹筏也就够了,弄来了小船也没多大作用。 毕竟现在多雇佣一个人,就需要多掏一个人的工资,有的自己租船做生意的人,也可以自己来划船了,虽然辛苦了点,但是少一份工钱,自己就能多赚一份工钱,很多人都对这个小小的改进赞不绝口,其实这只是杠杆原理的另一种应用罢了。 “原来新建的船厂就是干这个的,这样以后估计浏阳河里就都是这种大船了。” 由汉阳郡控制的船只租赁业务,也发展成了类似民国时期黄包车行那样的经营模式,车是车行的财产,车夫要向车行缴纳租金,车夫自己拉车赚来的钱除去上缴的租金,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而汉阳城这里,全都是船夫。 新下水的这艘大船直接上了一百人,每人都有一百多斤,这就已经一万多斤了,是小船根本没法比的。 上去的当然不止他一人,还有一大票的船工,都是经常划船的老手,现在的船体上并没有安装桅杆和帆具,所以动力方面还只能靠摇橹,其实就是大一号的船桨, 解开两头大象身上的绳索,罗冲第一个跳上了新船,不得不说,六米宽的大船就是比小船稳当,整个人跳上去船都没怎么晃动。 罗冲就站在了河面的一艘小船上,负责指挥两头大象的行动,岸上的人也会跟着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