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做的目的,首先,让他们完全学会并理解书中的内容,那显然不太现实的。 什么叫义务教育,就是说,你不能收学费,学杂费更不要想,除了学生自己要买的笔啊,本子啊,课外书之类的,其他完全是免费的,而且你还要自己垫付所有老师的工资,这是多么大的一笔支出。 不过即便如此,每艘造价两万左右的帆船也是让罗冲的肉疼,但是又不能不这个钱,这会影响到以后的发展,再说,如果真的能把水路航运开发出来,对于收入来说只会增长,也就是说,这个钱投资出去,将来绝对不会赔本,只是想要盈利比较慢罢了。 另外开支方面,汉部落由于这两年在玩儿命搞建设,的钱也是大把大把的。 当然这指的大件商品,像是做个鞋,编个筐,这种事情,官方可不会去专门办个工坊跟老百姓抢利益。 那什么是普及教育呢,意味着汉部落需要建设很多的学校,用来保障教学环境,还需要大量的一线师资力量,这都是要大钱的啊。 算在飞机上了,一架舰载机少说两个亿,一艘航母就将近40架,米国的大航母能装备上百架,光是飞机的成本就要一两百亿了。 最后一项才是对外贸易,而目前对外贸易最大的单子,就是鑫部落的马车订单,两轮的马车,鑫部落需要很多,而汉部落的报价,这样的一辆车,也没比船便宜多少,虽然不是用现金支付,但是用牛马折算一下,也绝对不低于1000块。 小孩到了八岁,不管男女都要强制入学,不上学父母获罪,不光罚钱,还要劳改。 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最多再过两代人,也就是二十多年之后,汉部落就没有法盲和文盲了。 教是肯定会教的,老师会带着你看,带着你读,给你讲解,但考试的时候不会给你考这个,因为这两本书本来就是科普用的,一本科普自然知识,一本是单纯的普法。 再有就是船的体积大了之后,需要的铁锚,铁钉之类的配件大幅上升,这些东西加起来也没比木材的成本低到哪去。 或许有的人不明白,这玩意儿也要算在帆船的成本里? 就像没有开路水文侦察艇的帆船,那还叫地理探险船吗? 至于《汉律》,除非你想考公务员,不然也是不需要强行背诵下来的,了解一下就好,汉部落都有什么法律,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犯了法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备用船帆是什么?对于帆船来说,这就是备用的两台发动机啊! 还有雷雨天不能站在树下避雨,不然容易被劈死,这就更不用深究了,不然你还告诉他们雷云中正负电子撞击导致闪电的发生?那么请问电子是什么?怎么证明电子的存在? 比这三大项收入低一级的,就是商税,因为这个收的是现钱,还有目前汉阳城这边的租船行,卖船租船的收入也归入了财政收入,另外人头税,也就是口税,这也是一项不小的收入。 除了一些粮食之外,基本上不需要那些老郡县给新城输血。 罗冲的教材一共是四科,共六本教材,语文有《诗词》和《汉礼》,数学有初级和中级两本《算数》,科普类的有《自然》,号称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律法类的有《汉律》。 另外和小船相比,帆船最重要的就是多了船帆,一艘船就要四张帆,两张正常使用,两张备用。 但是这个回报想要看到效果,最起码要五年之后才能看到素质的提升,十年才能看到人才的飞跃。 教育投资会有盈利吗?当然有,只不过这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巨额回报,因为那是大量的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帆船上配备的其他设施,比如附加的两艘登陆用舢板,三艘单人开路水文侦察艇,救生皮囊,这些附属设备的造价就在5000元以上,也占据了很大的成本。 而这段阴干的时间,又不能让木材淋雨,所以还要有专门的场地,可以不要屋子,但是遮雨的棚子总是不能少的,这也需要钱。 还有桐油,草漆,麻纤维,鱼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实则消耗量极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