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水文侦查大发现(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这叫未雨绸缪,否则真的等那帮孩子成长起来,每年给你生个百八十万的下下代,光是解决全民吃饭的问题,就能把你愁死。

    这就等于是在两条相互平行的河流之间,建立了一条横向连接的通道,看起来就像是从‘11’变成了字母‘h’,只不过中间这条支流形成的通道角度不是很直,有点西北到东南的指向,成了斜的,最后看起来就有点像字母‘n’了,但是两条河确实客观的在下游一百多公里处连接上了。

    两年之内,一对父母生两个,一千对父母就是新增2000人口,一万对呢?十万对呢?

    怎么形容这个水文关系呢,这么说吧,浏阳河跟汝水河,这两条河都是由北向南的走势,中间东西走向相距一百多公里,夹着一个汝阳郡呢,整体上两条河在地图上是呈现一个平行的状态,看起来就像数字‘11’。

    可以说只要有人,这里绝对是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宝地,要粮食有粮食,要柴火有柴火,建材什么的更是不缺,更难得的是水路交通方便,这样的风水宝地,在这个时代上哪找去。

    考虑到这条支流特殊的东西走向,罗冲就给它命名为朝阳河,因为不管是向东还是向西,它的朝向都能对准太阳升起降落的地方。

    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还是多与下游两岸的部落作接触,尽可能的打探他们的情况,能和平吸收的就吸收,不愿意臣服的地方势力,汉部落也决不介意动用武力,汉部落发展的太快了,那么多地方需要劳动力来参与建设,多搞一点不听话的人抓回来当奴隶也没问题,用奴隶来干活反而更省钱。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船队开始发现了两岸有从来没见过的陌生部落出现,现在他们的位置是浏阳郡的南偏东方向300多公里处,这是一片汉部落还从来没接触过的新区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陌生,并且十分诱人。

    可惜就是人口不足的短板限制了汉部落的发展,束缚了罗冲的野心,要不然他肯定能把汉部落的领地迅速扩大到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可这一切都必须在人口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这个水道的发现对于汉部落接下的发展战略绝对是有影响的,因为罗冲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对那里进行过规划,那里有他设想的一个‘巨木郡’和一个‘金川郡’。

    只要能挺过十年,自汉部落组建以来生出的第一批孩子达到十二三岁成年,汉部落还怕没有人口?

    不过罗冲并不怕,有压力才有动力吗?把这个道理给高层们讲一讲,也能适当的给他们增加一点压力,都给老子好好干,想让自己的儿孙将来都有饭吃,就玩命给我圈地去。

    就是目前这条河的水深还没有查过,但是河水再浅,五十米宽的河也不会浅到哪里去,理论上来说,这条河在夏季,是具备从浏阳郡直接通往汉阳、汝阳两郡的水路通道的。

    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游伏也不太懂这些,但是他足够听话,记录的也比较详细,罗冲都可以根据他传回来的记录来分析当地的特征。

    再说了,你那次虽然船多,可是一艘船能带多少人呢,帆船一艘就能装百八十人,还能带上足够的粮食和燃料。

    游伏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这支船队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探明下游一切可以利用的航道,侦察各航道的水文情况,看看是否有通行船只的能力,能够支持通行多大的船只。

    因此,也就是在这两年间,浏阳郡的人力市场不停的扩大向南的影响力,基本上把那些无家可归的部落都吸收了过去,这也是为什么罗冲有资本在今年新建那么多郡县的原因。

    罗冲收到消息的当天下午就给出了回应,派一艘船进入该支流,逆流而上侦察该航道的水文信息,并抵达金沙江入口,观测年初炸掉的河道堰塞部位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恢复,或者畅通。

    甚至在前面水文侦察艇的压制下,游伏已经有意的放缓了速度。

    可即便如此,船队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抵达了金沙江口的支流,也就是乌峡水道东南支流与浏阳河的交口处。

    没有人口长期驻扎,你拿什么去占领一块土地,哪怕它是一块无主之地。

    而游伏的船队现在就巧了,他就是顺水,一路向下游突进,虽然没有顺风,但是横风带来的推动力也是很可观的。

    于是乎,在接收到罗冲命令的游伏,等一号侦察船从乌峡入江口返回朝阳河下游出口,与其余的两艘侦察船汇合之后,他们就沿着浏阳河继续向下游前进了。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