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游伏论农(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宣古怪的看着游智的表情,觉得有些生气,这正教你们种地呢,你们居然不好好学,还在那里偷笑,于是就问道。

    怎么还有这种规矩,部落的首领不应该想办法促进人口增长吗,哪有这么折腾的,汉部落的首领是个傻蛋吧。

    “但是今年我们首领改了规矩,给每家都分了自己的地,按功劳凭爵位,按爵位分地,但最少的人家也能一个人分十亩,比你们的百步长宽还要大一点。”

    游伏撇了这个侄子一眼,吓得他吐了吐舌头,一旁的勇丢下手中的工具,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的出他们这样干活确实很累,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游智在旁边看的摸了摸鼻子,想笑但又不好意思笑出来,就一直在那忍着,他觉得有姜氏这种种地的方式实在太差劲了,要是汉部落也用这种方式,估计那么多的族人早就饿死了。

    “还有很多,生,黄豆,豇豆,高粱等等,但都不是主粮,我们汉部落族人主要吃的是稻米和玉米,麦子也吃,不过现在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长的比较慢,还需要经常搭理。”游伏继续介绍着汉部落的种植情况。

    “一个人能种那么多?”勇好奇的问道。

    耜是一种耒的变形工具,主体还是耒的样子,一根长木柄,末端有个短横梁,但是最靠底部的位置还加装了一个动物的片状肩胛骨,这样一来就更像铲子了,也可以看作铁锹,同样是翻土用的工具,不过比较少,毕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肩胛骨,而且也不结实,连接点全靠绳子捆扎固定,特别容易损坏,所以修理农具也是有姜氏的日常之一。

    “哦,这个啊,我们汉部落粮食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和粟差不多的麦子,还有大麦和小麦之分,和粟差不多一样高,也是四五个月一熟;

    有姜氏的农具主要有五种,耒(lei、3声),耜(si、4声),耙(pa、2声),镰,锄。

    等吃完早饭之后,宣就带着勇还有游伏他们几人来到了那片空着的农田旁边,带着一些有姜氏特有的农具,来传授他们部落的种地技术。

    耒是一种用木头做成的东西,主体是一根一头削尖的长木棍,在削尖的那一头绑上一根两掌宽的横梁,看起来像是一个十字架,这东西主要是用来翻土的,使用的时候双手持长柄,把尖头对准地面,然后脚踩短横梁把尖木扎入泥土,然后向后按压木柄,可以用来掘土,功能类似铲子,但是没办法把土铲起来,只能用来松松土。

    “里面的东西太多了,都是一些蔬菜,我们自己种的,就像种粮食一样,你们也一样,不一定全都种粮食吗,如果找到了好吃的植物也是可以自己试着种的。”游伏给他解释道。

    “那你们汉部落是怎么种地的,那么多的种类,一定不好管理吧?”宣继续打听着,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

    或许一些小部落的人会说,我们天天都能吃肉,那是废话,不会种地,人口又少,不打猎吃肉你吃什么,也只有同样人口超过两千之数,全部以种地为生的有姜氏才能有这样的体会,吃肉的艰难,要知道吃饱和吃好那是两码事。

    最后一种是玉米,长的很高,比人还高,上面会结两个长满玉米的棒子,玉米的米粒很大,但是吃起来比较硬,煮着吃也是不错的,也是我们汉部落的主粮之一。”宣掰着手指头说道。

    宣和勇听完点了点头,觉得这样做确实有道理,但是他们有姜氏统一收获,统一分配,剩余的粮食统一储存,这样也是没问题的啊。

    “至于交多少,我们汉部落的粮税现在是十税四,也就是当年所得粮产的四成。”

    有姜氏的众人一听顿时惊呼起来,“交那么多?这也太高了吧,那族人自己剩的粮食还够吃吗?”

    “够的,我们的稻米和玉米都高产,最关键的是种植时间短,三个月就能成熟,每年最少能收获两季,一亩地就能养一人,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百步长宽的地,我们的水稻和玉米能养活八个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