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小蝶不一样啊,她也算是汉部落早期加入的一批了,对汉部落的发展历程还是比较清晰的,现在听到罗冲说无人可用,于是就奇怪的问道。 草原以东有大湖,号曰日出海,湖内多鱼,水鸟翔于其上不知凡几,湖边水泽之地多貘兽犀象之属,亦有虎豹豺狼之辈,均可做筑城军民先期食物来源,我大漢草原商城可期也 罗冲在屋子里转了几圈,让坐在炕上给孩子缝衣服的大夫人和二夫人都看的眼晕,无奈只能以手扶额的坐下。 罗冲听完一愣,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罗冲看完这封信之后是很高兴的,汉部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自然是好事,只不过汉部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导致现在四处都需要人手,物资什么的还好说,这个劳动力的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必须得想办法解决才行。 “云志的卫山郡那里不是来了很多新人吗,上次听你说新来的人口都过万了,还有浏阳郡,这几年一直都在不停的吸纳人口,他们那里不能抽调一些人手吗?” 大树不明白罗冲为什么火急火燎的跑来问这个,但是在愣过一下之后还是很快的回答道。 最后就是他们通过一条支流发现了通往草原大湖的水路,又成功的到达了草原,以及最近半年草原上的变化,还有游伏和苏日图那群首领们关于给汉部落献地的协议。 然后就是在下游发现有姜氏,并邀请对方首领来汉部落的事,还着重说明了那个有姜氏的首领宣极为难缠,而且这事目前还没确定下来。 信的最后还强调了如果首领同意筑城的话,就早点安排需要的各种物资以及人手,还有更多的船只。 游伏虽然跟他们完成了整个血盟的仪式,但依然对此不怎么感冒,就两只牛角,上面一个字没写,这玩意能当凭证? 古人有云:背脊朝天者,皆为吾所食。 汉部落各郡县的百姓大多都是刚刚稳定下来的移民,家里都是小年轻,基本上都是年轻的两口子带着两三岁的小屁孩在生活,根本不存在一个青壮出去当兵,家里还能留一个兄弟种地的说法,所以一旦强行征兵,那肯定会影响后方的生产,这是必然的现象。 而且这种义务性质的兵役制度,还必须保证不征独子,一个家庭必须有两个兄弟以上,才能拉走一个当兵,因为剩下的那个人还要留在家里种地,不能因为打仗而耽误了后方的生产。 到了明朝就更丧心病狂了,兵锋最盛的时期,成建制的军队保有量将近300万人,现代中国十几亿人口才多少兵,明朝的时候才几千万百姓,居然有那么多军队,他朱元璋凭什么养得起那么多军队,还不是靠了军户制度。 三艘帆船排着纵队原路向东直线前进,这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和往年汉部落的秋季一样,水里面充满了无数从大海洄游产卵的海鱼,这个重要的消息也被游伏记在了航行日志中。 那为什么汉部落没兵呢?还不是因为制度和背景的问题。 “嗯,将近两千青壮,那你这样,从这些人里面招募士兵,你记一下募兵的条件。”罗冲想了想立刻对大树说道。 马不停蹄的罗冲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跑到了浏阳郡,然后当即就找到了浏阳郡守大树。 想当初战国七雄,随便一个都能拉出来最少20万兵力,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库存的粮食,因为他们用的是义务征兵制度,什么叫义务征兵制,就是不给军饷,不给衣服鞋子,打完了还能活着或许有功,死了连个抚恤都没有。 汉部落的人口构成基本全部以外来人口加入为主,在汉部落出生的孩子现在最大的才五岁,所以部落的中坚力量还是那些外来人口。 好在今年各个新设郡县的基本建设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所以那些食人族的奴隶就能腾出手来了,不过罗冲当然不会让他们闲着养老,正好现在又有了新的建设项目,把他们全都送去岂不美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