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排水量五百吨的新船(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其他需要大量练习的就是弓弩和吹箭,这两件都是远程武器,以前很少有人玩过,现在想要玩的溜只能大量的练习,没别的办法。

    这天姜宣再次出去观察了一圈,然后回到了罗冲的大帐中,看着罗冲在白纸上用铅笔和各种尺子圆规等物继续画着图纸,就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不过对于船舶来说,长宽比也并非是越大越好,长宽比越大航速越高,这是船舶制造中的一条铁律,带来的航速加成固然可观,但是越瘦长的船型转弯半径就越大,小半径急转弯的话还容易因为重心偏移发生侧翻,这也是一条铁律。

    楼船就不一样了,同样的龙骨,但是船壳要比沉斗船高出许多,上下共四层,两层在水线以下,两层在水线以上,船艉还增加了一层艉楼,所以船艉可以看作有五层,这是专门设置的制高点,用来观察四周。

    一种是同体积的沉斗型运输船,另一种则是上下共四层的楼船。

    同时也飞鹰传书给大树,督促他尽快在秋收之后招募当地的青壮,到造船厂去当临时工,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打个临时工赚点外快。

    这个不练不行,因为罗冲训练这支军队的初衷就不是为了大开杀戮,并不是直接把所有的对手都直接砍死拉倒,而是为了抓活的俘虏,抓奴隶,抓免费的劳工,军队的建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军队为建设服务,多抓一些劳工回来,多占领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好让汉部落更快的发展科技水平。

    另外还吩咐大树多多准备造船材料,木板可以先锯着,放起来备用,龙骨和梁柱也可以先准备着,其他的还有油漆和铁钉,这些东西也可以提前准备。

    也就是说,像这种四十米长的大船,在浏阳郡最多百来米宽的河段,想要调个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罗冲准备把这些大船停靠的码头放在新建的卫山郡那里,在湖里完成大船的掉头,只要通过了浏阳郡这段流域,到了下游少则两百多米,宽则数百米的江面上,就不用再为调头的事情发愁了。

    别看新船比原来的体机大,但是单论速度,这就相当于在问是一根竹竿在水里漂的快,还是一只圆形的木盆在水里漂的快,两个物体的排水量都差不多,甚至竹竿的排水量更大一些,但很明显的瘦长的竹竿绝对比木盆航速要快的多。

    “大一倍多吧”罗冲再次开始低下头画图。

    等过了几天,新船设计图画的差不多的时候,军营的训练也过去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所有的士兵都完成了武器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那三百多侦察兵的擒拿术和军体拳也练的差不多了,然后罗冲就立刻改变了训练模式,让侦察兵每天空出半天的时间去别的兵种当教官,专门训练他们的擒拿格斗。

    汉部落的造船史从最开始的八米长小舟,到现在的二十米长,六米宽的双桅帆船,如今已经愈发的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了,因此罗冲这次直接整了个载重量400吨以上,排水量超过500吨的‘大船’。

    大船有多大呢,直接把现有的帆船长度翻了一倍,变成了四十米长,六米的船宽变成了十米,两根桅杆变成三根垂直桅杆,一根船艏斜桅。

    虽然比原来的体积大了一倍不止,但是这个新船型的理论航速却比原来的还要快上许多,首先是增加了风帆的面积,这等于直接增加好几台更加有力的发动机,因为随着船体的拉长,新船不只是增加了桅杆的数量,就连桅杆的高度也要同步增高,这样新船的一具风帆的面积就能相当于老船的全部风帆了。

    姜宣每天都会去校场上看战士们训练,然后回到营帐中看罗冲画图,虽然他完全看不懂,不过最近他的汉语学的很快,没办法,身边全是说汉语的人,不会说就没办法交流,这学习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哪怕长宽比只增加了0.66,航速的提升都是显著的。

    士兵们开始学习各种锁喉,扭胳膊,踢膝盖,掰大腿的反关节擒拿术,以及各种快速绑人的方法。

    汉部落需要船,需要很多的船,更需要很多的大船。

    罗冲身为当事人却是不管这些,全神贯注的绘制着几种新船的图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