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鑫统领的应对(求票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于是就很自然的出现了皇储培训机构——东宫,以及辅佐皇位的丞相。

    而鑫部落经历了数百年发展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管理制度,鑫部落的大统领是嫡长子继承制传承的,负责辅佐大统领管理部落的就是长老团,十个长老各自管理一项事务,互相制衡,互相约束。

    大统领气的在原地转圈,为自己辩解道。

    清泉谷,因有一汪清泉而得名,这里是整个竹岛的淡水源头,掌握了这里,就等于掌握了整个竹岛,所以,这里也是鑫部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代鑫部落大统领的驻地。

    “说软话?凭什么?我们鑫部落又不比他们汉部落人口少多少,他们能拿鑫部落怎么样?”

    鑫部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早已有了明确且完善的统治体系,就像是历史上的必然路程一样,当人类聚群而居成了部落,部落又因为抵御强大的敌人开始抱团成了部落联盟,于是就出现了联盟盟主这样的领袖人物。

    太子贪玩不学习怎么办,没关系,揍他,有帝师,有皇家学堂,国家顶级师资力量,从小就多对一专业辅导怎么当皇帝;皇帝昏庸只知道浪怎么办,没关系,还有丞相可以帮忙处理政务,劝导皇帝干正事。

    这样的传承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老子管你厉不厉害,反正王位必须传给我儿子,因此别人也就没必要再争什么了,百姓因此得到了安宁的生活。

    “大统领,你要是再不给汉部落结清那批牛羊,我们的那些马车就真的要保不住了,到时候汉部落的使团也会撤走,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会白白浪费掉鑫部落发展的机遇,以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那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为了国家不再发生这样的动乱,当了夏朝二代目的大禹长子,老了之后压根就不想别人,直接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大儿子,也正式开始了传承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父死子继,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兄终弟即。

    “我们俩刚才回来的晚,先把米长老送到祝(巫医)那里才过来的,来的时候我们也去汉使住的地方看了,那里确实没人,谷口的把守也说没看到人出去,我想肯定是那些人偷偷溜出去的,他们做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提前让咱们知道。”站在一旁一直没吭声的牲长老此时也说道。

    一听几人这样说,大统领更气了,他指着几人大骂道,“那你们还在这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派人通知各地,先拦住汉部落的使团再说,难道你们真的想等到各地传来车毁的消息吗?”

    大统领一听筑长老这么说,立刻就跳起脚来骂道,他好歹也是个人口近十万的大部落统领,怎么能和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部落的使者说软话,别说是一个使者,就是汉部落的首领来了他也绝对不会低头。

    而鑫部落的大统领面对筑长老的训斥也是颇为头疼,虽然他的确是大统领,享有整个竹岛至尊无上的地位,然而面对这些拥有实权的长老们,也是不得不低声下气的矮上一头。

    筑长老不高兴的哼哼道,“不知道,反正刚才汉使就是这么说的,而且汉使还说,汉部落的人说话算话,言出必行,既然他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真的了。”

    然而最早的领袖接替是通过禅让制传承的,说白了就是整个国家中谁有能力,百姓的呼声最高,老领袖就要把位置让给这个新人。

    而且当时夏朝的百姓对这个人也并不感冒,反而是大禹的长子从小在父王的熏陶下,年纪轻轻就带着人给国家干好事,成为了呼声最高的继位者,于是大禹的长子就这样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产生了嫡长子继承制的萌芽。

    “但现在汉使已经让自己的人去砸车了,我们不能就这样看着损失这些车辆,还望大统领能够立刻给个主意,哪怕是跟汉使说几句软话,先让他们停止行动再说啊。”筑长老也是非常无奈,最后只得这样建议道。

    筑长老急得原地直跺脚,把竹楼的竹子地板都踹的咚咚响,而旁边的豆长老和牲长老也站在一旁,不过他俩现在倒是没有说话,也不发表任何意见,也不表明立场,只想静静的等待这场纷争的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