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是灯芯的光源,虽然还是用电石产生的乙炔气体作为燃料,但是像手提灯那样的喷嘴灯芯是肯定不行了,那豆大的火苗,想想都知道照不了多远,而罗冲所知的那种老式煤油灯塔,加上聚光透镜的辅助后,其灯光射程都是可以达到五十公里的,所以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灯芯问题。 不过民用版本肯定也是要改良的,既然火焰的颜色不能改变,那就把玻璃灯罩的颜色改一改好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电石贵不贵啊,要是以后都烧这玩意了,不知道每个月要多少钱。” 圆柱形的塔体建造起来没什么难度,汉部落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只要罗冲给出图纸,基本上不需要他亲自指挥,下面的那些工头们就能按图完工。 灯芯外面的玻璃罩子倒是好整,直接用透明玻璃浇注一个大的就行,难的地方不是灯罩,而是聚光用的透镜,不仅要有透镜,你还要让这个透镜围绕灯芯转圈,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远射光柱,不停的扫射周围的海面。 另外这个内陆灯塔既然实际用处不大,那给它赋予一些文明意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汉部落也发展好几年了,建造的各式建筑数不胜数,但是称得上奇观的建筑却没有一个,灯塔本来就是个稀罕玩意,把它当作奇观来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领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想出这样的灯,还有那些造玻璃的也很厉害啊,沙子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实用又好看的东西。” 拧开底座的盖子,往里面倒满黄豆大小的电石颗粒,然后再往上面的水舱内加满清水,最后拧开供水阀门,随着清水流进底仓的时间越来越长,碳化钙和水的接触反应也越来越激烈,中间的灯芯喷嘴也很快喷出了可燃的乙炔气体。 增加亮度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想办法增大火苗的体积,而且由于电石灯是气体燃料,和各种油灯用的灯芯不同,因此罗冲最先想到的就是热气球上用的火炬,还有燃气灶上的多孔火盘。 除此之外,每一圈的喷嘴除了按照圆圈的方向倾斜外,还会向着中间的圆心倾斜一定的角度,越是靠外的一圈,向内倾斜的角度就越大,最终当这三百多支喷嘴同时点燃时,就会形成一个直径三十公分,高度超过半米的巨大白色火柱,而这,就是罗冲为灯塔准备的灯芯了。 至于透镜,那就没什么好研究的了,直接算好了光线折射的角度,然后预置一个金属模具,再用玻璃浇筑就好了,考虑到透镜支架需要平衡和配重的原因,所以一个灯塔上就放了两个椭圆形的透镜,同时朝着相反的方向射出光柱扫射海面。 这些全都做好之后,再把整个灯具浸泡在水盆中检测有没有漏气,全部合格之后就可以晾干刷漆了,经过两遍表面刷漆,一个通体墨绿色,安装有透明玻璃灯罩的电石灯就呈现在罗冲的面前。 确定了塔身的高度,塔身的直径就容易确定了,最起码下盘要稳,不能让那么高的建筑轻易倒塌才是,所以罗冲给卫山郡的灯塔设计的是直径六米的圆形,长径比才三倍多一点,称得上非常稳定了,要知道很多的灯塔看起来都是细高细高的,罗冲这个直径六米,高度才二十米的灯塔看起来也就像个矮胖子。 简单来说,灯塔最起码要满足两个功能,第一是发光,第二是发声,天气良好的时候只用灯光作为信号就够了,但是一到大雾弥漫的天气,灯塔不仅要发光,还要能不停的鸣笛,给迷失在大雾中的船只提供声音引导。 这个灯的形状很像罗冲前世看到的那种手提煤油灯,只不过燃料换成了更便宜的电石。 “放心吧,电石怎么做的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都是用煤和石灰石烧出来的,顶多比煤贵一点,再说了你又不用这玩意做饭,我都已经算清楚了,就算一家置办五盏这样的灯,一个月下来都烧不了三斤电石,你别忘了,灯这玩意儿每天不就点那俩时辰吗,到睡觉的时候就关了,又不是让你整夜的烧。” 打定了主意,罗冲立刻让人去给玻璃厂送信,让他们接下来生产的灯罩全部改成一种介于黄色和浅棕色之间的颜色,这个配方倒是容易调整,直接将氧化铁结晶的占比调低一点就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