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如让一个汉部落的小商贩来读汉礼,那么他肯定最先看到的就是商机,什么时候又要过节了,过节需要准备什么东西,看来自己要提前囤点货了;而那些即将毕业的少年,只会在汉礼中关注结婚的种种礼仪,并从中歪歪出很多少儿不宜的画面,这即是身份带来的视角变化,每个人对同一样事物的关注点都是不同的。 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在罗冲的眼里其实关系很大。 开源郡的生意非常好,因为卖的都是牧民们急需的生活物资,而且因为鑫部落的退出,在整个草原这生意都是独一份,想买别人家的也没有,垄断生意,就是这么霸道。 汉部落在草原湖边建立的新城已经初具规模,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最起码内城是已经建好了,先期过来的工匠奴隶和军队现在都已经住进了内城,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睡觉了。 俗话说职业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鑫统领不愧是个人才,身为大部落首领的他首先就从汉礼中看出了管理部落的方式,而大多数汉部落的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职位的不同导致的变化。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牧民,遇到一群不知道哪来的陌生人,他们自称是汉部落的商队,想用手中的金属圆片换走我好不容易养大的牛马羊,这些金属圆片不能吃也不能喝,在我手里什么用处都没有,那我肯定不愿意跟他们换,我宁愿用牛马羊低价换取一些食盐,或者布料和铁锅,哪怕我吃点亏,但是这些东西很实用,白盐可以拿来吃,布料可以做衣服,铁锅还能用来做饭,我为什么非要选择换一些没用的货币呢? 再加上罗冲的种种手段齐出,汉部落的货币在草原推广的就很顺利。 “原来还可以通过制定规则来促进部落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真是学到了。” 这个问题很大,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在牧民中确立货币发行者的信用。 罗冲的目的,就是打算给牧民造成这样一种心理,老子的家就在这,老子说那些货币管用它就一定管用,要是出了问题你就来我家找我。 随着草原新城的内城竣工,这个目前距离汉部落本部最远的城池也正式挂牌设郡了,开源郡,这是罗冲给草原新城取的名字,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是汉部落新开的一个收入来源。 铜币和银币本身就有自己的价值,就算这东西不做成钱币,也能用来铸造成工具或者器物,这就是它的价值,所以当汉部落用这种货币拿来交易的时候,那些草原的牧民们抵触情绪并不是很强烈。 但是到了那里之后,那些自称汉部落的人却说只能用货币做交易,我认为那些金属片没什么价值,不想和他们换,只想以物换物,但是那些人却说交易必须用货币,而且他们保证可以用货币在他们那里换到各种商品,如果不行,欢迎自己来找他们。 万一这钱突然就不值钱了呢?万一这些钱突然就换不到东西了呢?到时候该怎么办?不行,我不能持有货币,换到货币之后我就要立刻把它光,趁着汉部落没有变卦,我先把所有的货币都换成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很多牧民的真实想法,而罗冲推广货币的第三步,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囤货。 不管你要买多少东西,只要你拿钱来买,我一定足数卖给你,第一次你把钱光了,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第二次你还不放心,又光了所有的钱买东西,第三次隔了一个月,你又拿钱买东西,汉部落还是足数卖给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放心持有货币了,虽然开始可能不多,但这就是个好苗头。 一直到了这一步,货币才算是真的推广开了,牧民们开始承认货币是有价值的,他们开始大量的持有货币,把货币当作财富,甚至牧民和牧民之间也会用货币做一些交易,这样才能让汉部落的货币在草原上实现真正的经济控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