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12磅炮的口径是121毫米,算起来不是很小了,再加上两米长的身管,一倍装药的话,射角五度,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八百米,1.5倍装药,射角十度,射程可以达到两千米以上,这已经是前装滑膛炮的极限数据了,前世的拿破仑炮都没这么大的。 先在纸上绘制设计图,前细后粗的外形很符合火药燃烧的特性,因为火炮的后膛总是承受压力最大的,燃烧的越充分,炮弹运动后程膛压也就越小,所以炮口这头的身管厚度就比较薄。 做好了这些计划,罗冲也在盼着竹岛那边的消息,也不知道牛尾这个家伙的主意到底行不行,还有汉部落在竹岛推广货币的计划,现在开始了没有,进行的顺不顺利。 炮身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圆柱形炮耳,方便与炮架结合,也方便调整俯仰射角,火炮后膛上方开有火门,上面可以安装燧发点火装置,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从瞄准到开火之间的时间误差,命中率会更高。 于是用这种芯冷工艺铸造的火炮,就会自然产生一个向内收紧的应力,整个炮管都在紧紧的向炮膛内部压缩,抱紧,比直接再外面加多少个铁箍都更管用。 换言之,现在的局面就是,汉部落需要一款人造动力机械来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这问题很简单,以现在汉部落的条件,有煤有铁,直接搞蒸汽机就完了,但是那玩意儿也不是那么好造的。 当然,这样还不算完事,必要的打磨工序还是不能少的,但是铸钢的大炮在没有机床和砂轮的情况下,打磨也是个比较困难的工序。 不过这个对汉部落来说也不算很难,现在没有蒸汽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水力或者风力镗床来干这个打磨的工作,据说当初世界上第一台纽科门蒸汽机的气缸,就是用这种专门打磨炮膛的水力镗床钻出来。 铸钢火炮应该怎么淬火?直接扔水里或者扔在油里?那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来,局面就很尴尬了,需要的东西很多,可就是没有轧钢机能做,这不是扯淡呢嘛? 不过这依然不是铸炮工艺的极致,铸炮最好的工艺,使用铁范只能算成功一半,另一半点睛之笔被称作‘芯冷’。 铸造火炮起初就一直用泥范(泥制作的模具),但是泥范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完直接毁掉重做,材料倒是不贵,关键是它浪费时间,用泥做模具要先用湿泥巴塑性,然后还要阴干三个月以上才能使用,效率低的一匹。 因为汉部落的材料比较发达,罗冲可以直接使用铸钢来造大炮,再加上他对武器的超前认知,基本就可以一步到位了。 就拿前装滑膛炮为例,当以钢炮为首,青铜炮次之,第三才能排得上铁炮,钢炮首先是它足够坚固,另外重量也比较轻便,耐用性也是最好的;青铜炮其实也不错,最著名的可能就是拿破仑炮了,青铜炮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耐高温,所以很耐用,延展性也好,不容易炸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青铜和同体积的钢铁相比,青铜要重的多,而且青铜价格太贵。 看着在客厅里搭积木的两个孩子,罗冲的思维开始发散,想着些有的没的,未来的汉部落将会走向何方,自己的努力还是要靠这两个小家伙来传承啊,汉部落不能倒,她必须顽强的走下去。 不过罗冲并不是很担心汉部落未来会走向分裂的下场,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那么在自己的威压下就不可能有人反叛,那么只要自己在有生之间把火车这种运输神器搞出来,那就更不用担心汉部落走向分裂了。 事实上一个国家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能力,如果汉部落的中央有能力在24小时之内调动数十万大军抵达全国任何一个角落,那说什么造反都只是开玩笑而已。 几辆军列一出,谁敢造反。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