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艉楼的指挥室位置,还有好几个铜皮打制的金属管道,其实这玩意就是船上的通话器,两端的喇叭都是用铜做的,但是中间一些不重要的传声管,都被罗冲用竹筒代替了。 至于船上的火炮,那个反而是最后才会安装的东西,要等到舰船下水舾装的时候,再把火炮一门一门的吊装上去。 沥青只是炼焦厂的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没派上什么用场,现在终于到了发挥价值的时候。 汉部落的硬件水平一直在快速提升,软件方面自然也要跟上。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纵帆喜欢吃横风的原因,所以船帆经常要以斜向的角度来调整,这样一来,船只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侧倾的现象,那都是被桅杆给掰的。 可这艘船的用处是炮舰,如果船只发生侧倾,估计炮都会往一边滑动的,那到时候还怎么打仗。 先是回家和老婆孩子温存了几天,搬入新房之后罗冲的家人生活水平好了很多,现在虽然是冬天,但是两个孩子也能有机会在楼上的玻璃房里晒晒太阳,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无法享受的待遇。 另一边,汉部落的浏阳郡造船厂,罗冲还在这里指挥造船。 司农寺负责水利方面的大佬也在忙着实地勘察工作,他们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还有水源走向,合理的规划开垦范围,这是个细活。 上下一共八层舱室,放在陆地上那就是高楼,水线下面有两层的空间,主要是用来储备物资的,火药,淡水,食物,炮弹,基本都在下面的三层,中间的三层就是火炮甲板,一百二十门标准型火炮分列左右两舷,舷墙上面开舷窗,用来当作火炮的射击口,每面六十门炮,一层20门。 汉部落成立官办学校的事件已经有了两年,最早的一批学生再有一年就要到了毕业的时候,毕业之后干什么? 在往上就是露天的甲板了,至于七层和八层,那是位于船尾的桅楼,七层是厨房和餐厅,八层是作战指挥室和会议室,那里是整艘船的制高点,视野良好,方便指挥。 是直接回家种地,还是选取优秀人才充入汉部落各行各业,亦或者继续学习深造。 这艘战舰的动力布局,则是采用的五桅横帆布局,四根主桅杆,还有船艏的一根斜桅杆,虽然舍弃了一贯操作简单的纵帆,但是横帆却更灵活,帆面可以做的更宽,这样也能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巨大的船体在承重和承压方面也受到了严酷的考验,为了支撑如此庞大的船体和水压,里面用的龙骨和肋骨都是巨粗的那种,船壳外板的厚度都足有25厘米,那简直不能称之为板,应该叫梁或者柱子,可它偏偏就是用来包在外面的。 小罗成和罗澜穿着小蝶亲手缝制的连体衣,头上还戴着虎头帽,暖洋洋的在楼上的玻璃房中玩着积木,按照地球的时间来算,现在这俩孩子都快满周岁了,已经可以扶着墙慢慢走路了,正是最顽皮的时候,好在罗冲给他们准备了不少的玩具,才让他们老实的待在了屋里。 因为帆船这个东西,桅杆的高度一般是不能小于船长的,想想看,这还是顶层甲板之上的高度,也就是说,这艘船的几根主桅杆几乎接近百米高了,桅杆的粗细程度一个成年人都抱不过来,因为那就是根柱子。 这样的厚木方需要彻底软化之后才能往骨架上安装,所以提前要蒸很长的时间才能蒸透,为此罗冲还专门让人打造了一些新的船板专用蒸笼。 还有自从颁布了功爵制度,提出贡献一种药材就可以封爵赐地之后所有的因此类事件的封爵记录,最后还有汉部落已经辨明疗效的药材汇总名目。 再来说,就算火炮因为受到固定不会滑动,可是俯仰射角还是会因为船体侧倾改变,火炮这东西对俯仰角的要求十分苛刻,高低差上那么一度,射程上就会出现几百上千米的偏差。 可惜了,奈何这次过来的人基本都有了老婆,毕竟没成年的也根本不会被分配工作,更不可能会到这来。 把麻纤维,锯末,还有石膏粉或者捣碎的牡蛎壳,用沥青调和均匀,做成黑色的防水填充物抹进船板缝隙里,再来回塞上几次麻绳和沥青填充,最后用沥青刮平,然后再刷上一层油漆遮掩美化一下外观,防水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