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一旦体温过高,就会损害人体器官组织了,轻则留下什么残疾,比如把眼睛烧瞎,或者把耳朵烧聋,重则直接撒手归西。 罗冲一边想着,一边把想到的东西都一条条写在纸上。 多解剖一些尸体,多弄一些人体骨架标本,把人身上的两百多块骨头,和各种构成组织统统都熟悉一遍,就不信教不出合格的医生。 其他的还可以再来个《汉医神方录》,专门收录已经证明有效的经典药方,这个也是可以搞一下的。 但是一下子把婚配年龄拉上来显然也不现实,现在汉部落的成年标准是十三岁,放到现代也就是初一初二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些,可要是直接把年龄拉到十八,估计很多百姓也难以接受。 《传染病与卫生》,看名字就知道了,主要针对各种传染病防治的一本书,也很重要。 现代人吃过打虫用的塔,古代也有自己的打虫手段,那就是雄黄酒,雄黄粉可以用来驱虫,拿来泡酒也可以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是罗冲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一种中药。 其实这是个比较容易治疗的东西,因为汉部落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药,而且罗冲本人对治疗外伤也很有一套,毕竟他前世学过战场急救的知识,大多数都是治疗外伤的。 这个跟医学没关系,这是社会政策的问题。 这些都是针对那10%死在分娩过程中的,还有将近27%的婴幼儿死于:发热(原因不明),呕吐拉肚子(原因不明),疑难杂症(原因不明),中毒,外伤,意外死亡,比如掉河里淹死的,出去玩被野兽咬死的 不光要有各个部位的解剖图,各个器官的功能,常见病变,病变的原因,治疗意见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注明。 《杂症治疗集锦》,专门收录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式,包括病症的起因,病症的症状,治疗方法等等,这样的书虽然看似偏门,但好歹能给后人提供一点参考,等后人遇到类似病症的时候,也好有个治疗的思路可以借鉴。 这些都是针对发热和呕吐、腹泻、中毒等症状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最后一项就剩下外伤了。 尤其是在针对发热,呕吐,拉肚子,中毒,外伤,这一类常见的伤病,都是汉部落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 一年把成年标准提升一岁,今年十三岁成年,明年十四成年,后年十五,最后把成年标准定在十六岁,用三四年的时间来慢慢过渡,让人们逐渐适应,又不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 至于专用的退烧药材,可以慢慢寻找摸索,这个就算急也没办法。 这个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摸索,研究,不过汉部落在这方面的条件比较充足,那些食人族的战俘,奴隶,都可以当作实验品拿来给学生练手,汉部落有的是大体老师(医学专用人体标本,多为捐献,少量无人认领的尸体,被学生称为无言的老师,尸体完整的就叫大体老师)。 最后便是肠胃内的寄生虫了,这个可以用雄黄酒来治疗。 十六岁成年结婚,在现代也是个很普遍的年龄标准,比如二毛,南棒,这些国家的法定婚配年龄就是十六岁。 但是基础的东西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比如医用缝合线,其实并不是用肠子做的,而是蚕丝,蚕丝是蚕虫体内的丝腺分泌出来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以被人体吸收,用在体内缝合结扎可以免除拆线。 发热就是发烧,从科学角度上说,发烧其实是人体免疫功能自我杀毒的一种手段,38度以下的低烧无所谓,要是在现代,这种程度的发热医生连药都不会给,反而告诉你烧一烧更好。 中医有外科,而且出现的很早,远比刮骨疗毒的华佗早多了,他只不过因为发明了麻沸散而名扬一时而已,只可惜罗冲不是中医出身,对这方面的东西还是不够了解。 就目前来说,酒精是最合适的消毒用品,保质期也足够长,除了对伤口的刺激性比较大以外,其他没什么缺点。 外伤根据伤势的程度不同,也分轻伤和重量两类,再继续细分的话,还可以把骨科专门分列出来,这是一个系统的医疗科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