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透镜的极致应用-《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3)页
第736章 透镜的极致应用
用厚铁皮制作的望远镜筒十分粗壮,不同的直径将它分为四节,从前端逐渐向后变细,最后面的目镜也很大,足有三厘米的直径。
罗冲双手举着这个大家伙朝着远处的城墙看了看,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城墙砖块上细小的纹路,他再次调转方向往城外的码头看去,连水边百姓面孔上的褶皱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他又稍微往上抬了抬,这一眼便看到了对岸新建学府县的城楼,再向下的城墙便被树林挡住看不到了。
罗冲顿时激动不已,这是大杀器啊,如果站的位置足够高,视野足够开阔,看个十公里的距离都玩一样,他立刻对身旁的实验人员问道。
“这一台的倍数是多少?”
“回首领,这一台的倍数按照我们的算法,应该是600倍,物镜尺寸是120毫米,目镜30毫米,固定焦距,不能变焦,用的是凸凸组合的透镜。”旁边的实验人员立刻回答道。
“很好,这个能不能做的更大一点?”罗冲有些期待的看向他。
“唔,应该是可以的,不知道首领想做多大的?”实验人员听到首领喜欢,顿时也开心起来,只有首领有需要,他们才能有工作。
罗冲闻言思忖了起来,像是这样的大型望远镜,六百倍的大倍率,足够用来当作小型的天文望远镜了,不过他依然不满足,如果能够做的更大的话,他决定在将来的大汉都城建一座宏伟的天文馆,然后安装一个超大的天文望远镜,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霸气,还有对未来科学的奠基。
这些人都被强制性的剃光了头发,赤膊的上身在太阳下被晒得发红,一刻不停的为汉部落的建设添砖加瓦,不过汉部落虽然使用奴隶比较狠,但是福利方面还是尽量能够满足的,最起码大锅熬煮的绿豆野果汤就不要钱似的随便喝。
这是一个大型设备,尤其是支架和望远镜本身,不可能像是小的这种如果坏了直接丢掉,那么大的东西,制作那么麻烦,关于后期使用保养方面,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和打算,不然后期除了麻烦,再想维修的时候就难了。”
第三,你还要考虑后期维护,镜筒上面最好留门,方便打开,镜片如果损坏,还要方便换装。
只不过等他冷静之后,顿时又被首领说的这种支架难住了,要全方位的转动,那该有多难?
“不急,先把军用型的单筒望远镜做几个样品出来,然后准备批量制作,就用那种50毫米馒头镜,40倍变焦的那款,要铁壳的。
先期四艘赠送的舢板已经交到了鑫统领的手里,虽然只是八米长的划桨船,但是对于鑫部落来说仍然如获至宝,器长老作为代表也马上把这四艘小船拖了回去,并立刻派人开始进行仿制和研究工作,现如今那些初级的木头加工工艺,已经难不住拥有了各种工具的他们。
关于透镜的研究,肯定要继续加大研究力度,光学透镜的作用还有还有很多,发展好了还有一系列的分支可以出成果。
罗冲担心他等不到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诞生,干脆先把这个小点的拿去给这个对星空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老人开开眼,或许也能了去他的一丝遗憾。
“你不是说有个人因为用它看太阳而被照瞎了眼睛吗?既然有人知道用它来观察天上的星体,你难道就不对天上的星星好奇吗?我只是想做一台更大的望远镜,专门用来看天上的星星而已。
然而汉部落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料,汉部落不可能用那么多的货币来兑换鑫部落的铜器,所以只能用更廉价的铁器来兑换,不过这些铁器对鑫部落的售价可并不低,先不说汉部落钢铁产量的问题,单是从新钢郡船运到这里的运费,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汉部落当然不会亏本赚吆喝。
另一边,当牛尾再次来到汉部落时,这里依然是一派繁忙并且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种大船依然在这里接二连三的下水,由此可以看出汉部落水上交通的强大。
“是,多谢首领指点,首领,那我们是直接做还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