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有轨交通-《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关于铁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火车刚问世的时候,私人建造的铁路,那时候大多都是为运输矿物而服务的火车,修建的也极其简陋,大部分都是用铸铁铁轨直接铺在地上,连个枕木和碎石都没有,轨距也以窄距为主。
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没有见过,所以有人会质疑新事物到底会不会比老东西强,这是大众观点,有这样的问题也很正常。
有了这个数据作为参考和依据,那么接下来研制蒸汽机车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不用再走那么多的弯路了,想到这里,罗冲立刻制定了蒸汽机和铁路两脚同步走的研发计划。
汉部落基于现在的状况,最需要的也是窄距和标距的轨道交通,窄距的不用来拉人拉货,但是不管放在煤矿还是铁矿上,都十分适用,双马宽度的标距轨道,则更适用于载人载货,两种铁路各有各的用处,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于是便有人当场举起了手。
这个想法非常好,已经有了举一反三的水平,这才是科学人才该有的思维嘛?
“你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为什么非要弄蒸汽机而不是别的什么机呢,只要有合适的燃料作为推动力能够带动飞轮做功不就行了?
其实他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自行车和三轮车,这两种车辆不管是哪一种,其主要结构都是钢铁制成,如果能成功推广开,那么汉部落的钢铁产量绝对能快速消耗。
最先定出了研发计划,并不是直接弄个窄距机车出来,因为不管是研究所还是罗冲自己都没那个本事,所以他打算先从小的来。
牲畜有生老病死,要吃东西,会饿会累,风车要等到秋冬的风季才能大功率运转,春夏作用十分有限,水车正好相反,春夏雨季水多功率最高,等秋冬时节水位与日俱降,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但是受限于手工制作的技术难度和工时成本等问题,现在想要快速推广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暂时还要想别的办法。
不过罗冲亲自上课的时候早就讲过他的课堂规则,不懂就要问,不要憋着,要不然想破头也可能想不出来,而科学这东西,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也许罗冲的一句提点就能将其打破,所以在罗冲上课时,他不止一次反复强调过提问的重要性。
罗冲自封总工程师,统领下面的一众研究员和工匠来进行实验。
这段路程是汉部落目前陆路交通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大量的马车拉着焦炭、粮食、布匹和各种铁制品来回奔波,天天如此,已经成为了最繁忙的一条线路。
随着这些地方陆续投入建设,还有大量人口的加入和增长,汉部落对于铁质工具和农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就更大的缓解了钢铁库存的压力,已经让部落勉强达到了收支平衡。
“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下什么是蒸汽机,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使用蒸汽压力作为动力的源动力机械,主要由锅炉,汽缸,活塞连杆,飞轮四部分组成的机械。”
而缩小到轨距这个范围,也能大致分为三种,窄距铁路、标距(标准距离)铁路、宽距铁路。
同时,他也已经把汉部落第一段铁路的行程在脑中做好了打算,那就是从卫山郡通往新钢郡的这将近八十公里的路程。
“哈哈哈哈哈哈”罗冲不禁被他的问题引得大笑,啪啪啪的鼓起掌来,把一众研究员都拍的懵在当场。
窄距大多是指铁轨中间的距离从60公分到100公分之间的铁路,这种细长的铁路交通大多是从矿车上发展而来,因为它早期就是专门用来在矿山上拉矿石用的。
不过后来这种窄距铁路因为铺设比较方便,不太挑地形的原因,也经常出现于战争当中,一战和二战中,西方国家为了在战场抢运物资和兵力,就临时铺设过这种小火车,甚至可以一边开一边铺,随时转移,这就是它的优势。
那里立刻站起身来,微微躬身一揖说道,“首领,为什么烧水就能让轮子自己动,这样岂不是说有了木柴和水就够了,那我们还要风车水车牛马牲畜干什么?这个东西难道比牛马牲畜风车水车还要好用吗?”
罗冲思考良久,不得不准备再次重启蒸汽机计划,只要有了这种原动力,那么金属加工机床就不再是难题,蒸汽机车也将成为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