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新版三三制-《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所以最后罗冲还是选用的九人一班的三三制战术,但是和追求火力,降低伤亡的战术标准不同,罗冲虽然同样把九人分为了三组,但却有不同的战术目的。

    两个人架枪掩护一个突击手,可以提供火力的持续性,这两个精确射手也可以交替射击,一人射击时另一人装弹,然后反复交替,可以让前面的突击手一直处于后方的保护中,就算霰弹打光了,也有充足的时间找个掩体进行装弹。

    作战时三组互相火力掩护,距离拉的很开,九个人就是一个战斗群,一个班就可以控制整整八百米的战线,整个战场看上去都是稀稀拉拉的一片,这样的战术小组非常灵活,又不会让士兵过于集中,遭到敌人炮火的重点照顾。

    三三制最辉煌的战绩,还是对印反击战中,其中一个三人小组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三个人在其中一个班长的带领下深入印军敌后7.5公里,接连打了五仗,连续端掉印军三个火炮阵地,击溃两个炮兵团,缴获七门火炮,两辆汽车,还有长短枪支没有计数

    军制这东西还是非常有讲究的,简单的来说,就是根据装备武器的不同,使用战术的不同来定的,其次才是指挥方面的考虑。

    一个班的九人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组三人,这也是三三制的由来,其中正副班长各一名,轻机枪手一名,战时三个小组分别由正副班长和机枪手各带一组,正副班长装备五六式冲锋枪,实现火力压制,也就是国产ak47,组内的其余两名成员使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担任精确射手,机枪组装备一挺轻机枪,两名组员同样使用五六半。

    而此时的罗冲还在分析着到底哪种军制适合这支将要组建的火器军队。

    同时,前方的三个突击手呈三角阵型向前突进,三人之间互相保持五十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还在霰弹枪的射程之内,所以不管三人中哪个人身边突然出现危险,另外两个突击手都能向目标进行集火。

    他的想法是一人装备霰弹枪作为主武器,负责在前面‘莽’,因为霰弹枪只有在近距离才有效,所以必须足够接近敌人,同组的另外两人使用步枪作为精确射手,为前面的霰弹枪手架枪,进行远程的精确火力掩护,并为霰弹枪手提供换弹的机会。

    罗冲琢磨了半天,最后突然拍了自己脑门一下笑了起来,他又不是要组建几十万的近代军队,总人数大概也就三四千人而已,所以没必要规定每人只有一把武器嘛,汉部落用全部落的工业产能供应三四千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些经常跟在罗冲身边的亲卫,都知道首领会时不时的思考问题,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也早就司空见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