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为什么不让火车上公路-《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要说二战期间最有名的汽车,那肯定非美国的小吉普莫属了,当时全世界都有美国军用绿色小吉普的身影,但是说到卡车方面,就不得不说当时英国的特色,哨兵系列蒸汽动力卡车了,全世界独一份的杰出工业作品。

    这个东西对运输大宗货物是没什么卵用的,罗冲让他们搞这东西主要就是为了在各个采矿区内使用,这样就能极大的提升汉部落的采矿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要不是这货污染大,而且启动起来太麻烦,还真不一定会被内燃机的汽车淘汰。

    “回首领,这个型号就是按照您说的矿道用车来设计的,用的是七十厘米的窄轨距,采用圆柱形锅炉,内嵌过热管和烟管,使用两台气缸和活塞作为动力,分别置于车头两侧,底盘用2-6-2的轮式布局,一对导向轮,三对动力轮和一对从动轮,车长3.5米,可以挂十五节三米长的车厢,速度按照设计指标,全负荷挂载能跑四十公里每时辰的速度,而且是上坡,要是下坡估计能跑出八十公里每时辰的速度,平地也能跑到六十公里的时辰速度。”

    自己只提供想法和基础理论,具体设计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便是现在最好的模式,再说这次要搞的东西都是用的现有技术,这要是他们再搞不出来,那罗冲这几年的悉心教导就算是白费了。

    “你知道打气筒的原理吧?”听到沐兴请教,罗冲也不厌其烦的提示道。

    奇葩不奇葩?

    昨天研究所这里刚刚又送了几台机器去湖心岛的铸币厂,这次罗冲要是走的快,等他们到铸币厂的时候,说不定还能赶上参观他们安装调试机器。

    实在是因为,想要让这货跑起来,就得先烧一个小时的炉子点火,等蒸汽压力上来,才能驱动车辆。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场全人类的惨烈战争,但却也是人类科技开始井喷的黄金时代,各种那个时代的黑科技都是在二战中被发明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车满挂载爬坡的情况下也能跑出二十迈的时速,下坡因为重力加速度的原因,速度还能翻倍,怕不是真跑起来还得踩着刹车走,就算是平地上跑也能跑出三十迈的时速。

    “首领,那蒸汽机车便是你之前提到的要在铁路上跑的车吗?”

    不过就算是这样,对于目前的汉部落来说,也绝对是一款值得大力推广的车型。

    “回首领,如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的话,等我们完成了铸币厂的机械改造,再有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看到机车的样车了。”沐兴估摸着说道。

    他到不是有意的在拍马匹,而是真心的佩服,佩服罗冲不仅是个机械天材,常常能够提出天马行空,但却十分高效的机械原理,更加让他佩服的是,罗冲还能用现有的技术,通过不同的组合鼓捣出新东西来。

    罗冲立刻就把气动工具的研发计划吩咐了下去,他没打算自己直接掏出图纸拍在他们的脸上,然后来一句,就按这个去做吧,那样什么时候才能把研究所自己的研发能力带出来?所以现在必须要让他们学会独立了。

    罗冲之前研究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便是以南北水道为主要基干,这一条汉部落已经做到了,然后下一阶段的转型,便是利用铁路向东西两侧的大片未开发的内陆地区延伸。

    以水路为干,以铁路为支,逐渐向四周延伸出去,继续扩大汉部落的国土面积,占领、开发、寻找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的各种未发现资源。

    等第二阶段的战略完成之后,罗冲搞不好就会整个蒸汽卡车出来,来推广公路交通。

    到时候就是以水路为基干,以铁路为分支,以公路为脉络,彻底将汉部落,不对,那个时候就该叫汉帝国了,彻底将汉帝国的交通编织成一张大网,然后才能实现科技和经济的全面腾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