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逢场作戏-《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要是有大宗货物存储,客栈还会从县里招募力士去搬运货物,这样县里的百姓还能在农闲的时候弄个零活干,赚点外快收入,山脚下的平地也被开辟出了一块马场,鲁光柱鼓励人在这里多种牧草,客栈一样大批收购,毕竟那些来往的车队大部分都是要更换或者寄存马匹的,这样他们县的百姓就能再增加一笔收入。

    这话表面上是在自谦,同时在为同僚请功,可听在罗冲的耳朵里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不夸张的说,光是这一个官营客栈,就把整个县城的几千号人养了起来,这一切都是鲁光柱的功劳。

    这应该算是地利带来的优势吧,因为过往的车队极多,不管是送信办事的官吏兵差,还是往来的商贩物流车队,都要在这里进行中途补给和休息。

    交通方面,由于靠近湖泊跟河道,从东薪郡来的煤炭,从湖心岛来的玻璃,焦炭,全都要通过这里的码头再转陆运到新钢郡,可以说的上是汉部落的科技前沿。

    他刚刚说的什么,‘光柱愚钝,升任卫山郡郡守以来,工作颇感吃力,幸赖有官署诸位同僚相助,才勉强能够坚持下来。’

    感觉工作吃力,那就是了解的还不够,以后更加勤勉就是,另外,我准你再从浏阳郡的学校抽调一些学生过来,你放在手边给他们安排些小吏的差事,好好培养,也能给你分忧分忧。

    卫山郡人口众多,常驻人口也有两万以上,人口基数大,这生的也就更快,人口增长的势头很猛。

    不过随着这小子拉来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野心就跟着膨胀了,要知道那个时候整个汉部落才多少人口,而卫山郡这边新加入来的人又都是他引荐来的,所以云志在卫山郡几万人口的心中,威望比罗冲这个首领还大!

    还有,南方的竹岛收复在即,各种产业也都要建设,我们和汤部落的合作进行的也很顺利,他们那边大面积种植的甜高粱也要丰收了,酿酒制造纸每样都缺大量的人才。

    云志的势力在卫山郡已经根深地固了,他的本族就在这里,后来拉拢了那么多的新部落加入进来,几乎掌管每个产业的氏族里面,云志都让自己的本族跟他们联了姻,有了血脉交融,这就是一家子了,大家能不抱团吗?

    平时客栈里的服务人员,也全从县里的百姓招,这样还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这样一来,鲁光柱这个外来的郡守就显得很难做了,首先他就对生产型的经济体系不熟悉,之前的四通县那顶多算小农养殖和大服务业创收,而这里主要依靠的却是各种手工业产出,掌握手工业的人不配合,他就很难做。

    因此四通县这个地方的县令,除了要领着老百姓发展好当地的基础农业外,还要负责管理大量的仓库,往来的车队登记,货物进出,另外就是餐饮和住宿行业。

    农业方面,这边靠近湖泊,有大量上好的水田,水稻种植面积在整个汉部落都能排上第二,而甜秆高粱这种新兴作物的种植面积更是能排得上全部落第一,因为水多,卫山郡这里还能打渔,养殖绿头野鸭,灰鸭,麻鸭几种水禽,禽类蛋类产量也很高。

    “光柱啊,愚钝的人怎么能做好县令呢,如果你还是愚钝之人,岂不是在说我这个首领识人不明?

    要是一个人真能给汉部落拐来五万人口,那当郡守的才能是绝对绰绰有余的,别人你拐个试试?

    这事必须答应的快,因为首领在这的时间肯定不会长,有罗冲在这里,鲁光柱便有了倚仗,等罗冲离开了,谁知道那些人还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如此,甚好,拓海郡的厂暂时还在建设中,但我当初已经答应汤部落要将土法制的工艺传授给他们,既然你这边能够随时给,那就明天开始挑人吧。”

    罗冲说到这里,就转头看了自己的亲卫头目一眼,然后对他吩咐道,“你稍后便将所需人手的名目都写下来,然后转交予我和鲁郡守,切不可耽误了明天的事宜。”

    “喏”旁边的侍卫头子冲罗冲眨了眨眼,叉手应了一声,这继续拆分云志朋党的事情就算定了下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