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视察铸币厂-《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这个卷板车间就显得比较干净一些,机器也只有那么三台,但是却显得异常庞大。
不过那两个车间不在这里,首领要是想看的话,我们可以先去那边。”
铸币厂这里平时也有自己的冶金部门,铜料,白银,铅锭,这里都能冶炼,只不过前阵子从竹岛换回大量铜器的原因,才被送到的新钢郡那边进行熔融再加工,送到铸币厂的时候就已经成了纯铜的铜料。
而且在熔炼时的搅拌工作,也是由蒸汽动力的搅拌器完成的,基本上实现了熔炼自动化。”
提前得知首领要来视察的铸币厂负责人早早过来迎接,负责给罗冲介绍铸币厂的情况。
从铸造车间送来的厚度足有1.5厘米厚的铜板,在这台机器多达十次的重力碾压下,从最后面出来时就变成了50厘米宽,厚度只有1.5毫米的薄铜板,然后再用一个铁管卷起来,就成了冲压硬币的基础材料。
“首领,这里的铅矿经过提炼之后就会被铸造成圆柱形的棒材,然后使用一台蒸汽牵拉设备拉成细铅条,再被剪成铅粒吐出来,成品的铅粒作为炉料可以让青铜合金的材质更加均匀,融合的速度更快,合金的品质也是最高的。
汉部落用的是三级货币制度,最小单位的文就是一个圆形的纯铜片,角级的硬币却是银铜两色的硬币,外圈是一圈白银,里面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铜芯,然后再用机器把这两片压在一起,最大的元级硬币才是纯银制作的银币。
可惜啊,汉部落现在还没有制造精密千分尺的能力,车床的精度还到不了那么高,不过对于硬币来说,十分之一毫米的误差就已经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了,这也是汉部落目前能够达到的最高精度。
听闻罗冲到来,这家伙赶紧从厂房里走出来,弄得满手都是黑灰,朝着罗冲叉手行礼。
这台机器的不同钢辊之间,还有很多螺纹杆和粗弹簧,可以通过手摇的钢轮调整各个钢辊之间的压力,从而控制成品铜板的厚度,负责这台卷板机的工人还不停的拿着一个造型特殊的游标卡尺来测量成品不同位置的厚度。
接着一行人又看了另外两台负责银板和铜板的卷板机,测算了一下机器的使用情况,得知现在的蒸汽机比以前的卷板设备效率更高,而且成品质量更好的时候,罗冲才满意的点点头。
首领请看,这边便是洗刷一体机,由一台铁马一型正机器带动,可以同时带动两台,用的链条传动,专门负责清洗铸造的铜板,这个步骤已经实现的机械化,为我们铸币环节缩短了不少的时间。”
一进车间,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热气,还有咔哒咔哒和轰隆隆的各种机械噪音,放眼望去全是钢铁机械,按照流水线的布局排列在车间里,很多的工人正在忙碌的操作着这里的一切。
罗冲看了一会儿这台所谓的洗刷机,其实就是用一个上面安装的猪鬃的横滚刷子,在铜板的两面进行滚动式洗刷作业,下面是一个盛满肥皂水的水槽,侧面还有一个和辊刷联动的小水车,负责把肥皂水提到上面的一条横置水槽内,再通过水槽下面的孔洞淋在铜板上,这样就可以做到同时冲刷铜板的两面,最后再过一道清水漂洗,金灿灿的铜板就洗好了。
等那边铸造完,冷却拆模,铜板分离后就是清洗。
洗净烘干后的钱胚便会送到车权说的那三台刚刚送来的辊边机上给硬币的侧面滚压纹,用一台环形的轨道和刻有纹的钢轮把硬币的侧面压上凹凸不平的斜线纹路。
一枚枚的硬币排着队进入盘式滚边机的轨道,再从另一边出来时就已经变成了侧面塞啦啦的硬币了。
一群人先去了熔炼车间,刚一进车间,看到的便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熔炼炉,其中有两座小高炉,是专门用来冶炼白银和铅的,其他都是熔炼炉,就是那种烧坩埚的炉子。
“嗯,这点很好,工人们需要自觉,但制度也很重要,一定要继续保持下去。”
此人名叫车权,没有氏族,没有根基,但却是最早加入汉部落的‘野人’其中之一,当时在汉部落学做木匠,名字也是来到汉部落之后现取的,后来加入了金吾卫,又因为当过木匠懂机械原理的原因,便被任命成了这里的负责人。
这些钱胚冲压完毕后要先经历一遍磨洗工艺,把冲压的毛边和钱胚表面的污物打磨冲洗掉,这一步现在也已经从手工换成了全机械化。
不过这里明显还有两艘不是用来运输矿石的船,而是一个平甲板货船,想来应该就是鲁光柱所说的,用来运送新机器的货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