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铁砧的政务建议书-《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报告中还有一些铁砧自己的想法,薛青窑也认为十分符合当地的情况。

    最后则是铁砧自己的想法,也就是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意见,他建议向首领申请从内地移民过来,挑选擅于耕种作物,养殖牲畜,汉语要流利,最好还能书写汉字,家里要会制作汉部落各种食物的人家,然后移民过来,可以许诺给一笔安家费,或者给他们升爵位。

    薛青窑看的眼前一亮,他还正不知道政务如何开展呢,铁砧就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建议,他当即就同意了下来。

    我绝对不会逼你们的,咱们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说话,用种出来的粮食说话,你看我这个提意怎么样?”

    其次是铁砧希望明年春耕,能让琼州百姓继续种植玉米,改种水稻的事情不能那么着急,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教当地的百姓种地,而且是跟踪式的教导。

    剩下的八十多家散户有些犹豫,表示要继续观望,反正汉部落也没有逼他们,那当官的不是说了,到时候看产量说话,如果按照汉部落的方法真的比他们种的好,种的多,那到时候他们也听话就是。

    其实他自己也没当过地方官,连郡守都没当过,更别说刺史了,对于基层的一些施政经验,其实他是没有的,所以他对这份报告很感兴趣。

    所以现在就跟当地百姓硬顶着搞土地改革,确实有点不现实。

    移民也不需要太多,等户籍统计完成后,就按照琼州六郡每个村子迁户一家来算就行。

    这个办法简直太好了行吧,而且成本还低,就算部落给安家费,给爵位,总共不到两百户的基数在那里摆着,又能多少钱。

    而且相比于费而言,这个办法带来的好处反而更多。

    他想了想再次说道,“管陶啊,要不然这样吧,咱们首领虽然下令将种子和各种物资从北方运来,可就算开春之前能到,恐怕水稻也很难快速推广。

    铁砧略微沉吟了一下,其实琼州岛土地改革这件事,急是急不来的,先不说种子农具什么的都还没有运过来,就算在开春之前运到位了,他们也很难快速推广开来。

    一小半的人答应了下来,总算没让铁砧的脸太难看,要是一个答应的都没有,岂不是让郡守大人下不来台?那以后还怎么做人。

    事情僵到这里,管陶虽然有心配合铁砧施政,但是他也非常的为难,于是便看向铁砧道。

    首先便是土地改革的问题,铁砧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也就是暂不逼迫,等一部分人起到示范效果之后,其他人自然会跟上,没必要和当地百姓起冲突,毕竟琼州是新附之地,政局不稳,所以铁砧希望自己的方法能在琼州得到普及。

    面对铁砧那么宽松的政策,管陶无话可说,这要是再不答应,那还不如直接造反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