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886章 年号等于国家发展计划! 年号这个东西始创于汉武帝,专门用于纪年,同时又和政治有非常强的联系,通过年号便可看出朝廷或者皇帝对待天下政治的态度。 更改年号这种事情在汉朝是十分常见的行为,每个汉朝皇帝都有十几个年号,还有唐朝的唐玄宗,他一个人就用了十四个年号,武则天也用了十三个年号。 在汉朝,年号一般四到六年换一次,有点像是现代的五年发展计划差不多,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计划,或者每逢重大事件,皇帝都可以更改年号,并非像明清时期,皇帝就一个年号用一辈子,到最后甚至年号成了皇帝的代称,比如永乐皇帝,崇祯皇帝这种。 汉部落目前的情况同样属于这种,汉部落的对外开拓已经陷入了瓶颈,暂时已经没有余力向外拓展了,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和机会好好巩固一下内部。 众人见罗冲突然提出要更改年号,纷纷露出不解的目光,之前的年号建元也才用了四年的时间,现在也用的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更改呢? 罗冲也没指望他们能自己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于是就主动解释了起来。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积贮粮食和物资,是国家的命脉,也是百姓生存的命脉,更是一个首领和他臣民的使命。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总的来说只要是我们日常能够用到的东西,可以储存的东西,我们都要进行存储。 罗冲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次攻打鑫部落消耗了不少,现在有没有多余的人口继续向外拓展,还不如趁着这几年的时间多存点粮食和物资。 比如钢铁,煤炭,橡胶,这些工业物资储备,其他的还有桐油,油漆,麻草之类的东西。 就像罗冲刚才说的那样,无论是汉部落的骨灰元老们,还是其他后来加入汉部落的那些人,谁还没有过过苦日子? 唐尧、夏禹的时候,有过九年的大水灾,商汤的时候也有七年的大旱,但是国内没有被遗弃或者瘦弱的不成样子的人,这就是因为贮藏积蓄的物资够多,提前做好了应对灾难的准备。 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计划之后,众人则是开始针对积贮这个任务的各项细节展开讨论。 过上几年,等我们有了足够的战略储备物资之后,到时候我们不管去干什么,都有足够的底气可以应对。” 一个部落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之用,那就是不够富足,不够六年之用,那就会告急,不够三年之用,那这个部落基本上也快完蛋了,稍微遇到点大事,比如遭逢战争,或者大灾,部落拿不出积蓄,就会立刻陷入财政危机和粮食危机。” 不过这个就和你们这些人关系不太大了,从明年开始,我们草原上的洪湖三郡也要开始扩大各种牲畜的养殖规模,更多的羊,更多的耕牛,更多的战马和挽马。 综上所述,从技术角度,汉部落最多可以储存五年的战略储备粮,用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 年号,年号,不就是体现政治态度最好的东西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