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回首领,螺纹钢的轧钢机现在搞的比较慢,这东西我看过了,单从技术方面,我感觉难度还没有钢轨的轧钢机难度大,但是它的型号太多了,而钢轨只需要一种规格。 罗冲先是安排了一下未来铁轨的生产计划,然后又询问起了螺纹钢的轧制设备研发进度。 “首领,这样的窄距铁轨还要生产多少啊,现在咱们的仓库还在修建当中,光是车间里临时存放的这些加起来就有几万吨钢轨了,快要放不下了。” 另外,我觉得咱们动力研究所还要扩大规模,你现在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多的我都心疼他们了。”大力仗着和罗冲的亲戚关系,直接忍不住吐槽起来。 窄距铁路的作用其实要比重载铁路有用的多,重载铁路修建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运载能力大,适合国家大动脉这类的超级工程,但是短距离复杂地形运输,还是窄距铁路方便一些。 铁路可以随便机动!这你敢信?! 另外还有碎石机,以前汉部落没有这东西,也不需要,就算需要用到碎石的地方,最多到河边采一些鹅卵石回来。 轧钢厂最尽头的空地上,如今已经堆起了数不尽的钢轨,少说也有几千根,按照十根一公里的长度,再除以二,这些钢轨也足以用来铺设两百多公里的窄距矿用铁路了,不过目前的生产还在继续,根本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最后经卡尺和称重测量,符合每米三十五斤的设计标准,然后由工人用铁锤在钢轨的侧面敲上合格的钢印,便可以出场用来铺设铁路了。 “先照着一万根生产吧,一百米长一根,一万根也才一千公里,再除以二,也就铺设五百公里的铁路而已。 不远处,位于高塔安全房内的平炉指挥员正戴着大墨镜观察着平炉内铁水变成钢水的整个过程。 所以这些粉碎机和细磨机也成了研究所的研究项目。 再加上火车也要同步进行制造,以及其他新设备的研发,哪怕是在去年罗冲给动力研究所补充了一批实习生的情况下,研究所的人员方面仍然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 所有的研究员们都在连轴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就算是那些去年来的实习生,也跑到了生产线上去培训工人去了。 大力的吐槽实际上是有道理的,罗冲现在丢给研究所的研发项目实在太多了,毕竟是要打造一个工业体系,哪怕是最初级的工业体系,这也不是一个小任务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