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琼州岛的接收准备-《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好在基本的安置工作各地都进行的不错。

    说起这一点,关于当地百姓的民心方面,铁砧无疑是做的最好的,他本来就在琼州岛生活了好几年,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长期的卧底工作又让他十分擅长揣摩人心,所以当起这个郡守来倒也游刃有余。

    当初汉部落在这里砍人砍了个爽,确实威慑了当地的百姓,但是好像威慑过头了,这才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崖山郡自然不用多讲,这里原本就是使团的驻地,是使团耕耘最深的一个地区,当地对汉部落的态度比较友好,再加上现在又是刺史府所在,有薛青窑的直接监控,所以目前的情况也不错。

    不过移民什么的也不是问题,这里的百姓对于汉部落一直处于惧怕的状态,根本不敢反驳当地官府做出的任何决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只不过想要让他们彻底认同汉部落,就需要时间和更加温和的执政方式来抚平汉部落带给他们的创伤了。

    薛青窑甚至在想着,要不要等新化郡的情况稳定之后,明年给首领提提意见,看看能不能把铁砧调换到架海郡去干两年,这家伙执政的本事还有他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就连薛青窑自己都是比不了的,别看他是琼州刺史,但论地方官执政这一块,他对铁砧十分佩服,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另外就是薛青窑想等着罗冲派来的那四个郡守到了之后,接替了驻军司马的执政工作,然后再好好整治一下,最好在他们上任之前,先组织起来去新化郡跟铁砧学学经验。

    另外就是朝阳郡这里的情况也不错,朝阳郡只有当地的一个渔部落是大族,也就是现在的余氏族。

    完成最好的就是铁砧的新化郡,他这里的人口和田地虽然是整个琼州岛最多的,但管理的也是最好的。

    由于拓海郡的运输条件有限,以及各地的准备工作不同,最后薛青窑决定先调六百户过来,先把这部分人放到朝阳、崖山、新化三郡,等架海郡那边的情况再稳定一点了,然后再把剩下的人送过去。

    他这么问,问的不只是当地给移民建的安置房的情况,还有当地百姓对待汉部落的态度,是像上河村那样十分期待移民的到来,还是别的村比较排斥汉部落的移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