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是不服从部落分配,还打算将来回老家找亲人的,那部落就不管接人,什么时候能回去就得看他们的命了。 跨海大桥这里由于有了充足的材料供应,再加上很多的自动化机械的投入,工程进度也加快了不少。 他们虽然现在入了汉部落的户籍,但工作依然没有改变,仍然在给汉部落修建铁路,如今刚刚修完了新卫线的铁路,就被全体调往了新钢郡的铁矿上,去修铁矿里专门使用的矿用铁路。 现在这些刚刚升级为汉部落公民的战俘们也想开了,他们现如今成了汉部落唯一一批熟练的铁路工人,汉首领绝对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的。 目前汉部落唯一的一列火车也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运力,一天沿着新卫线全线跑两个来回,单程就是四趟,不停的往卫山郡的码头运输着钢筋和水泥这些东西,然后回来的时候再拉满从东薪郡和湖心岛炼焦厂弄来的煤炭和焦炭,以保持新钢郡能够发挥更大的产能。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浏阳郡造船场同时开工的三艘小飞鱼快船也接连下水,将卫山郡码头堆积如山的建材快速的向跨海大桥的工地输送过去,给卫山郡码头的货栈,堆场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首领这是要玩命啊,居然调动了整个汉部落所有的机动运输力量用在他们的这个工程上面,汉部落现有的数百艘帆船日夜不停的往来于浏阳河上,只为了给他们源源不断的提供建材,让他们想停下休息一下都不敢。 这样的现象也是罗冲故意营造出来的效果,修铁路这个工作很苦,但又是汉部落以后数百年都需要大力发展的项目,他必须给铁路工人创造更好的福利制度,才能吸引到部落大量的劳动力加入到这个事业当中,而不是一味的用强,去强迫百姓们出徭役给部落修大动脉,那样有点不现实,只会造成官逼民反的下场。 当一个国家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的时候,任何人都能感觉到这个国家的恐怖实力。 所谓的原计划,就是让南下送水泥钢筋的货船,顺便把他们的书信还有他们家人的调令顺路捎带过去,等找到了他们的家人,再让琼州岛当地的官府配合,把他们的家人放到回程的船上捎带回来。 另外就是预置井方面,现在有了焦策带来的气锤,开凿礁盘岩体和挖掘预置井的效率和速度也变得快速起来,也就是说,目前只要他们的钢筋和水泥能不断供应,立刻能提高工程的进度,众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大桥建成的希望。 也就是说,他们来这里干活,给汉部落铺铁路,每个月拿着四十块银元的工资,但是却不用自己一分钱吃饭,就连衣服鞋子也都是工程队统一配发的,再加上他们的家人现在不在这里,也没有其他的销,每个月赚多少工资,基本就能攒下多少工资。 而且如今的伙食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大的改善,以前吃玉米饼,玉米面馒头的时候总是多一些,现在他们也能每天最少吃上一次大米饭了,而且是实打实的干饭,菜里的蔬菜和肉食也多了起来,虽然都是咸鱼什么的肉食比较多,可那至少也是肉不是?! 听说以后等天冷了还会发秋装和冬天的衣,还有里面带毛的那种靴子,这在他们去年刚刚被抓回来的时候,哪敢想象这种待遇?! 或许是因为进入盛夏季节的关系,他们现在每天还有喝不完的绿豆汤供应,豆子确实是少了些,但里面却放了些红,这以前哪是他们敢奢望的,还吃?能给你吃饱就不错了。 “没错,那我们就继续这样干好了,今天先扎好钢筋笼,明天我们继续浇筑。” 如此恐怖而又变态的运送方式,也让跨海大桥的建设团队压力倍增,焦策和筑平等人也是从中看出了首领的态度。 可是如今成为汉部落的公民后,虽然他们仍然要修铁路,但是部落却给他们发工钱,而且还是比平均水平略高的薪资,一个月的工钱能够达到四十块银元。 每次到了工地以为水泥钢筋马上就要断货的时候,第二天必定有一船的建材运过来。 “我们之后浇筑桥墩的作业,直接在水面上露出的部分进行操作就可以,这样还能让岸上的奴隶少挖一点山,少装一些沙袋,把更多的人放在其他的工作上面,或许可以提高一下我们的工程进度!”听到筑平紧张的提问,焦策立刻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