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游野的信-《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他们要是早点有这政策,还用被他们的族长逼着去种高粱吗?

    罗冲也十分唏嘘,虽然他觉得这个工程的进度实在慢的可以,但是一想到现在的条件,还有科技水平,就不忍心再催促他们了,最后只在回信中写了句。

    包括耗材的使用,主要是钢筋水泥的数额,以及接下来的缺口,他们提供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让罗冲方便计划后方的生产,不然钢筋水泥那东西要是生产的过多了,短时间内无法消耗掉的话,又要建造仓库来储存这些东西。

    这一组照片中显示,和之前相比,大桥的北端已经再次矗立起了三组共六根桥墩,桥墩为下实上空的结构,三组桥墩每隔五十米一组,现在的工程队正在给这三组桥墩上面建造模具,准备浇筑桥面,等这三段桥面浇筑完成后,大桥的长度就会再次向中间延伸一百五十米。

    一些想要让自己子侄辈做官的族长们也挑出了家中的精英人才,让他们进入汉部落的官署中学习,从刀笔吏开始做起,先学习汉部落的语言和文字,然后再学习政务工作,光是这一个汉语和汉字就够他们学上一两年的了,反正短时间内想要插手政务是不可能的,不过汉部落却可以用这种手段来稳住各地的那些氏族族长们。

    三声敲门声响起,引得正在写拼音的罗成和罗澜纷纷回头张望。

    报告里面囊括了各地的基础建设信息,主要是针对各级仓库的建设,比如由中央直接控制,任何人无权调动的战略粮仓,还有各郡自建的社仓,用来储存一郡之地的储备,最后就是各县控制的平仓。

    等让侍卫将回信发出去,罗冲又开始看起了汉部落其他地区郡县关于‘积贮’这个国策的落实程度报告。

    小罗成和小罗澜吐了吐舌头,这才回过头来,心不在焉的写着拼音。

    当地百姓一听说他们的族长都被抓了起来,不仅没有一个愤怒的,反而举着水壶,端着食物,站在路边欢迎虎贲卫的士兵进驻。

    有了爵位就意味着有了更大的房宅,更多的田亩,数倍于普通百姓的耕地就能有数倍的产出,只要他们好好的经营,过上无忧无虑,甚至是豪华奢侈的生活都是有可能的。

    汉部落的政策是什么,那是编户齐民,分田分宅,男人们每人最少二十亩地,而且只能用来种粮食。

    因此在津浦郡的官署设立之后,百姓们对于工作组的各项工作都十分积极的配合,该做身份证做身份证,该丈量田亩就丈量田亩,基本上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拓海郡就是汉部落南方的中枢,将汉部落在南方所有的利益和领土都连接在一起,把拓海郡交给大树来管理,罗冲也十分放心。

    所谓的北方遗族聚落,其实就是当初游野在北方拉扯起来的那个临时营地,营地内的百姓要么是从食人族手中解救出来的,要么就是从食人族手下逃脱的剩余族人,这种被遗失的族人,被汉部落统称为遗族。

    游野就是以为他们报仇,解救被俘族人的口号,拉拢了这些人汇聚在一起,时不时的偷袭一下食人族,要么就是伏击一下食人族外出的队伍,顺便搜索一下有没有别的遗族,如果有的话再拉拢过来。

    这个遗族的营地也越来越大,从开始的几百人到后来的几千人,直到人口超过一万,游野开始力不从心,无法管辖,罗冲才给他派去的专门的执政官和物资补给,游野就可以再次腾出手来开始到外面乱跑。

    这家伙和他哥哥游伏一样待不住,就喜欢乱跑,不知道这次来信是有什么新的发现,还是又来要物资补给的,罗冲赶紧将信件取出来查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