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试车-《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众人紧随其后,在拖拉机呼哧呼哧的咆哮中来到了那片用绳子围出来的试车场地,到了目的地后,罗冲这才减速停了下来。

    “冬天的冻土太硬,泥沼路段的测试这次算不得数的,等开春冰雪融化之后,你们还要再次进行实验才行。”

    使用时操作员只需要控制液压杆把‘狼牙棒’放下,让上面的刀片插到土里,然后开动马力,通过蒸汽机主机和传动轴来驱动这根巨大的‘狼牙棒’在土壤中旋转,这样就能把身后的土地整个翻一遍了。

    呼哧呼哧呼哧————

    罗冲心中感慨,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好在他现在驾驶的是一辆大尺寸,高底盘的拖拉机,越野性能不输任何改装版的越野豪车,毕竟论真正的越野,什么车能比的过拖拉机呢?

    林飞闻言愣了下,不过想到罗冲说的那句至理名言‘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之后,立刻就点头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谨慎求证,什么是谨慎求证,说白了就是这次的实验环境不合格,下次多多实验呗。

    拖拉机的复杂路况通过性能已经测试完了,除了泥沼地形的结果不太满意外,其他的都属于合格的范畴,那么接下来测试的就剩下了最重要的拖拉测试。

    高低坡不难,就是几个连续的爬坡和上坡而已,虽然地面的积雪给爬坡带来了难度,但是这台扭力巨大的拖拉机并没有让众人失望,罗冲亲自驾驶着它连续翻越了几个坡道,一个比一个陡峭,最终都有惊无险的成功度过。

    旋耕机便是一根粗钢管,然后在钢管的外管面上焊接了很多用来翻土的刀片,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横过来的巨大狼牙棒,这根狼牙棒被安置在旋耕机的支架上,然后挂在拖拉机的尾部。

    应对这一段坑道,罗冲也没有大意,他开的不快,身下的拖拉机在他的操控下左右来回倾斜,忽高忽低,有时车头和车位甚至向反方向扭转成了一个夸张的角度,但对行驶丝毫没有影响。

    这条人为制造的泥沼路段,主要是用来测试拖拉机能不能下水田,如果能够下水田的话,那么大家就可以想办法造个插秧机出来,然后用机械插秧代替人力插秧,如果能成,那么汉部落就可以在都城附近广袤的平原上,用这些巨大的农机开辟出万顷良田,收获稻米无数,而无需动用多少的人力,如此一来,汉部落便再无饥饿之忧,哪怕是遇到了什么灾难,汉部落也能凭借庞大的存储硬撑过来。

    拖拉机注定还是要下农田干活的,既然是下农田,自然就少不了要翻越沟渠,所以这也是个必测的项目。

    所以冬季测试泥沼路段是根本没有参考价值的。

    接下来便是一端坑道,所谓的坑道并不是指隧道,而是一条被挖了很多大坑的土路,有的地方右侧有坑,而左边却高出不少,有的地方则正好与之相反,崎岖不平,布置的毫无章法可言。

    而抽穗灌浆时又要加大水量,让米粒吸足水份,但总的来说,整个水稻的种植周期,除了最后即将收割时要放干水晾地十天,其他时候基本都是烂泥巴。

    拖拉机喷吐着黑烟和白色的雾气,缓慢的走进了泥地里,罗冲眼睁睁的看着车轮真的陷了进去,不过却没真的陷进去多少,连车轮的橡胶胎都没没过,虽然泥巴对轮胎产生了很大的附着力,但是在柱塞泵强大的扭力下,仍然毫不费力的缓慢前行。

    就这?这就叫防滑?只是雪地而已,又不是冰面,如果要论雪地防滑的话,什么东西能比的上履带的防滑能力。

    从工厂车间出来,前往试车场地的路上,沿途都插有木杆作为标记,在覆盖积雪的雪地上非常的醒目。

    罗冲再次爬上了拖拉机的驾驶室,这台拖拉机的后轮直径足有两米,车体更加高大,如果等将来加上驾驶室的顶棚,那么保守估计也得三米半左右,车宽同样也有将近三米,这么庞大的一台拖拉机,后面挂载的旋耕机自然也不会多小,身后的‘狼牙棒’足有六米宽的作业宽度,堪称农机中的巨无霸,即使在现代先进的农机中,依然是能排前列的。

    虽然那些车都是方向盘控制的吧,但是这种驾车经验和体验却是相通的,都是四个轮子,并无多大的区别。

    推动握把,控制着拖拉机来到试验田的尽头,罗冲回头看了一眼,自觉对准了位置,随即踩下立刻,控制车尾的液压杆伸长,然后把旋耕机放下,直到他感觉车身上传来的巨大阻碍,从这些反馈中便能感觉那根‘狼牙棒’是否放到了底。

    这样的路段驾驶技术对其影响不大,全靠拖拉机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来硬闯,车辆优秀的通过性能被这条坑道展示的一览无余。

    罗冲毫不畏惧的开过去,依靠他上辈子熟练的开车经验翻过一个又一个障碍。

    水稻田长期要覆盖着一层水,根据生长周期的不同,不同阶段时需要不同的水位,比如插秧时要不深不浅,三厘米的水深足以,就是手掌平放在泥土上,田里的水刚刚覆盖手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