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多岗位制度-《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众人闻言纷纷热烈的讨论了起来,而林飞听到他们说这个,于是立刻想起了罗冲之前交代的任务,于是对众人说道。
经过实验,罗冲发现机耕的实际效率和自己预估的相差不大,最大功率时,二十多秒就能翻耕一亩土地,慢一点的话就是半分钟,所以只要拖拉机的数量够多,完全能在几天时间内耕耘出两万亩土地。
“我知道这个情况,但是首领下达了命令,我们就要想办法完成,没困难要完成,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困难完成,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干,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我们不应该抱怨首领下达的任务艰巨,而是应该帮首领想办法解决问题。
“没错,南方肯定会新建炼钢厂的,我们部落最大的都城也设在了南方,而且钢铁炼制出来,总不可能再运到北方加工,那南方的炼钢厂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将来各种和钢铁有关的机械加工厂,肯定也会南迁,或者干脆在南方另立分厂。
“他的插秧机在哪啊,真想现在就看看,就是可惜了现在是冬天,要不然就可以找块地展示一下了。”
“首领为了实验大规模机耕的效果和效率,给我们规划了一块足足有六万亩地的试验田,准备使用拖拉机实际耕种一下用于实验,为以后的机耕推广做准备。
“所以基于对未来和这次任务的考虑,我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实行多岗位制度,从双岗位开始,甚至三岗位,四岗位。”
林飞先是介绍了情况,不过他知道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跳脚,所以也没卖关子,不等众人反应立刻再次说道。
众人闻言当然是很高兴的,但还没有被两个月俸禄的年终奖和优先晋升冲昏头脑,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
顿了顿,林飞再次说道。
罗冲带着杨大山亲自体验了一把完整版的旋耕机翻耕效果,杨大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机械的运行原理上,而罗冲的注意力则是全放在机耕效率上。
不过训斥归训斥,批评归批评,但你最后也得拿出实际办法来,不然大家不会服你的,所以看着沉默不语,低头反思的研究员们,林飞再次说道。
“什么任务,要一直加班到开春啊,我媳妇过俩月就要生孩子了,我到时候肯定是要回去的。”
等把播种这一步完成,最后再灌溉一遍就行了。
“就是在一个岗位上,同时安排两到三人同时做工,不是交替轮换,而是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一起干,你们也可以理解为师傅带学徒的升级版。
众人闻言,纷纷觉得有理,再加上南方的情况,和对未来局势的分析,缺人,将是未来几年一成不变的基调。
众人反应不一,但都被林飞的话吸引了注意力,纷纷转头看了过来。
听到有人抱怨,林飞立刻化身军队政委,党校老师,开始批评团队的错误思想,纠正大家的心态。
“而另立分厂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到时候肯定是需要从我们这里抽调人手过去的。
“所长,就算有奖励刺激,大家都有动力,有干劲,天天加班,也不可能完成那么大的产量啊,不是大家偷懒不愿意干活,而是根本不现实啊。”一人忍不住吐槽道。
林飞说着自己的解决办法,还有未来的发展方针,末了又感慨了一句,最后说道。
“那可是首领说的,那还有假?首领这次过来一是为了给拖拉机定型,二就是带这个人过来的,首领已经把他调到咱们研究所工作了,就分在农机组,专门负责开发大型的机用插秧机,以后大家就是同僚了,他家不是这本地的,到时候大家多帮衬一点。”
播种机的上面同样是可以灵活安装并调整位置的漏斗,里面放种子,下面有铁管,漏斗下面的口子根据机器运转的速度匀速播种。
“也就是说,不管是这次的任务,还是从将来的长远角度考虑,未来几年内,我们只会越来越缺人,而任务却越来越重,绝不只是这一次的任务这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