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收割机方案-《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车头的工作只是把秸秆砍了,棒子掰下来,后续想要脱粒就得把棒子先扒皮,再脱粒,但这是两个步骤,多一个步骤,就多一套系统,多一套系统,就多占一部分空间。
玉米收割机和谷物收割机不同,它的车头没有那个铁条做的压草辊,而是像一把大号的梳子,梳子的每个齿之间就是吞入玉米秸秆的地方。
不过放在汉部落的情况下看,这两种都不适合,首先是便携式,效率太低了,而且说什么成本低,适合民间普及的说法,在汉部落也用不上,老百姓买不起拖拉机,买了也养不起,连拖拉机都没有,要这种外挂的收割机有个屁用,还不如交租金,雇佣官方的农机来帮忙收割。
另外一种方法则是直接粉碎成段,然后直接排出,这样的粉碎秸秆也可以用作饲料,毕竟就算是整根的,等喂食牛羊的时候也得先用铡刀切碎才行,再有就是直接焚烧,或者扔到粪池里一起发酵沤成肥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就看自己的取舍了。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粮食的处理方案,粮食处理也有两种方案,第一是在车身上背个储粮斗,脱粒下来的粮食通过管道送到储粮斗里,然后等满了再用管道‘喷吐’到其他的货车上。
“等装满了一个斗,就停车放下来,然后换个空的,盛满的粮斗就放在原地,到时候用装载机或者别的机械倒进拖拉机挂载的自卸车上,等装满了一车,直接送去晒谷场,用翻斗的自卸车直接倒出来就行,这样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工。”
众人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迅速审视着两张图纸小声讨论,过了大约两分钟后,才有人提出问题。
首先是脱完粒的秸秆处理,这个时候的秸秆已经被去掉了粮食,通过轧辊送了出来,然后还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是直接把整根的秸秆排出,这样的秸秆可以用来当作牲畜饲料,还可以捆扎成草笆,用来盖房顶,也可以用来编织草帽,就是七八十年代农民常戴的那种大帽檐草帽。
中间就是和谷物收割机差不多的处理部分了,要么用几个犬牙交错的刀辊把秸秆铰碎,要么就整根的排出来,不过就算整根的出来,也肯定是弯弯曲曲的,因为在车头的时候就被铰刀卷过一遍,那还不如直接铰碎喷出来。
最后,罗冲给出的方案是,秸秆整根向外排放,这样的用处更大一些,如果非要切碎,可以后续另行切碎,粮食的处理就是直接喷吐,然后用袋子盛放。
罗冲看大家都点头同意,于是就做了总结,确定了这个新的研发项目,然后他把另一张图纸又抽了出来,对大家再次说道。
但是很明显,以拖拉机为蓝本制造的装载机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地方容纳两套系统,还是那个问题,除非把车身拉长,否则不可能实现。
“首领,我觉得关于装粮食这方面,其实有更好的方案,粮食刚收割的时候都是湿的,你这样直接装袋捆扎运输,到时候还要再解开倒出来晾晒,等晾晒完了才能进行存储,这中间的工作量也很大啊,根本没必要。”一个农机组的组员直言说道。
至于原理吗,和谷物收割机还是有一定共同性的,不过要更加复杂。
在这个往下吞料的过程中,还要在中间加上一层铁篦子,把玉米棒子硬生生的从秸秆上薅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秸秆被整根卷进了机器中,玉米棒子被留在了上面的中层,由此实现粮和杆的分离。
确定了收割机和脱粒机的方案后,罗冲再次对众人问道。
想要完成这样的方案,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汉部落现在就造出一台内燃机出来,这样就能把蒸汽机占据的庞大空间省出来安装储粮斗,第二,重新造一个新的平台车,把装载机拉长,驾驶室和蒸汽动力模块中间空出一端用来装储粮斗。
关于最后的玉米收集方式,还是用的谷物收割机那个方法,不过这次改成了外挂一个带有轮子的斗车,装满一车棒子就再换一辆,最后收集到一辆翻斗车上统一运走。
下面是接料的托板,这个肯定得有,然后有一排旋转刀片,专门齐根切断玉米秸秆,这个也差不多,不过其他的就不一样了,因为玉米秸秆太高的缘故,所以在每个进料的梳齿之间都要放一个锥形齿轮状的铰刀,把切下来的玉米秸秆一口一口的吞进去,迅速降低它的高度,直到把整根玉米秸秆都卷进去。
最适合汉部落的玉米收割机,当然是一体机,成本无所谓,反正是自己生产卖给自己,再贵也只有个成本价。
不过在这个脱粒的环节里,中间还要加上一个送风系统,也就是鼓风机,用于吹出秸秆碎屑和麸皮,到这一步,基本上收割已经完成了,但是最后还有个收尾的步骤。
“你们可以在每组运动单元中接入一根橡胶输气管,然后把每组的旋刀和铰刀通过连杆或齿轮联动,然后在后面的蒸汽机上装一个空气压缩机,这样只需要十几根空心软管,就能解决车头几十个运动部件的传动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