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北方战况-《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3)页

    第1011章  北方战况

    晒谷场,车库,休息区,维修车间,仓库,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设施,等罗冲交代完后,佘辛立刻就答应了下来,并准备回去后就开始办理。

    至于这个单位的管理权,罗冲决定将其划归司农寺管理,属于中央直属部门,目前只需要向罗冲负责,短时间内专门用于机耕作物实验。

    司农寺在历史上有很大的权力,汉朝时没有九寺的概念,但那时候有大司农一职,前身叫治粟内使,掌管全国粮仓,物资供应,物价调节,国库出纳,皇庄耕种,另外盐铁专卖也归大司农管理,名副其实的财政一把手,连后世专管钱粮的户部尚书都没大司农的权利大。

    不过汉部落的司农寺就不一样了,更有点像农业部,而且现在的职权范围也没有明确下来,毕竟还没有建国,现在的司农寺,更像是个科研单位,不光负责选育更优秀的作物,还负责牲畜配种选育工作。

    总结起来就是,研究更高产的作物,研究更好的耕种方式,选育价值更高的牲畜,研究更好的养殖手段。

    汉部落现在的司农寺也有人,不过人不多,总共就那么几个,当初缚马关有一个发现了圈养羚羊比散养羚羊每年可以多生一胎的家伙,就被罗冲选入了司农寺,他的出现直接让羚羊的繁殖速度增加了一倍,绝对是适合研究农牧业的人才。

    之后的这些年里,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人被选入了司农寺任职,都是一些农牧业的行家里手,有擅于种植各种粮食蔬果的,还有擅于禽畜养殖的,加起来总共有那么十来个,负责人是一个叫姜尔的人。

    没错,这家伙也是有姜氏的一员,有姜氏虽然是后期加入汉部落的氏族部落,但是只论耕种的历史,有姜氏显然要比汉部落长的多。

    汉部落才种了几年的地啊,人家有姜氏都不知道种了多少年了,虽然这个部落的耕种技术没有汉部落的那么先进,但是论对于种地的热情,他们显然是要高于汉部落人的,再加上这个家伙加入汉部落后,喜欢钻研各种作物的种植,于是就被罗冲选入了司农寺。

    说是司农寺,其实连个固定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研发项目和发展计划也没有明确,大多数时间都是兼职状态,不过这次有了机耕试验田,这个部门就可以正式确立起来了。

    写完了信,罗冲立刻让侍卫用飞鹰传书给送了出去,那么远的距离,足足要飞两三天才能到。

    没有办法,饿的两眼发昏的食人族们只能继续外出寻找食物,那些没了狩猎队的村庄,只能让妇女老弱去巡视森林中的陷阱,有的侥幸能捕获一些猎物,那就可以继续苟延残喘,等着外出捕猎的男人们带着大量的食物回来。

    罗冲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下来,毕竟如果他不懂农机的话,那还怎么管理试验田呢?

    “这,还真不好说,我虽然在这里已经几年了,但还真没怎么深入过敌人的领地啊,你问我食人族究竟有多少人,我估计连食人族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他们内部几乎没什么有效的组织,这谁能知道啊。”游野也只能摊着手说道。

    最早的时候歼灭了一支人数上千的反攻队伍,过了大约半个月后,又迎来了一次七八百人的反攻,两次反攻都全军覆没,敌人似乎是看打不下来,连带过去的巨猿也全都战死了,就没有再组织攻击队伍过来。

    离开了浏阳郡,回到家中,罗冲立刻就让人把姜尔叫了过来,然后把机耕试验田的事情告诉他,并让他召集司农寺的其他成员,一起到机耕试验田那里设立司农寺的总部官署。

    这样一来,当他们遭遇到汉部落的时候,他们的抵抗力就越差。

    因为按照游野的说法,猎场这里的兽群有个活动规律,前三个月是兽群的主要活动时间,它们会在这里寻觅各种枯草,三个月后,等这个地区的植物都被吃的差不多了,兽群就会南下,等到来年春夏时分才会再次回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雪下的太大,把草都盖上了,兽群又刨不出来,提前没了食物,它们就会提前南下。

    如果发现了食人族的狩猎队,那自然是没得说,找到地方肯定要把他们全部吃掉,如果没找到食人族的狩猎队,那也没有关系,去找猎物也是一样的。

    这几样都是未来北方主要驯养的几种牲畜,现在在战争结束之前,肯定是抓的越多越好,于是就导致了一个奇葩的现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