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崭新的一年-《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至于为什么只生产十辆,是因为不需要太多,这个和播种的时候不同,播种需要赶时间,错过了农时可能就种不上了,但是收割则不同。

    另外一个含义同样是承上启下,这两座城池不光是加强了汉部落对中部地区的统治,还为汉部落的工业转型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等把这第一期工程搞定之后,迁移了足够的人口过去,到时候再向东南挺进,用一条四百多公里的铁路打通和汤部落的交通。

    关于南方新建两城的地名,罗冲也已经想好了,靠近浏阳河中下游岸边的那座,也就是中段铁路的起始点,罗冲将其命名为‘承康郡’,靠近煤矿和白屋族居住地的那个新城,罗冲取名为‘启安郡’。

    如今在浏阳河的中下游位置新设‘承康’‘启安’两个郡,就相当于给这条龙加上了腰,填补了汉部落南北两地中间的势力空虚,同样也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了汉部落对疆土的统治。

    然而汉部落南北两端相距甚远,犹如一条龙的一头一尾,中间却是汉部落势力范围的真空区,既没有百姓又没有军队驻军,这样显然是有问题的。

    两座新的城池,一座煤矿和一座钼矿,再加上周边的水利设施和农田开垦,以及浏阳河支流上的两座铁路桥,外加一条全长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铁路,这就是罗冲计划的南方工业建设第一期工程了。

    上岸的队伍分成了两批,一批聚集在河边,先找了一个河面开阔,约有两公里宽的河段,然后再挑选水深的地方建设码头,用于停靠吃水很深的重载帆船,防止船舶搁浅坐底。

    第三个任务就是雇佣劳动力,不管是周边的小型部落,还是像白屋族那样稍大的氏族部落,能拉拢的全都要拉拢过来。

    不过这样也就更加方便了汉部落对承康郡的建设,上岸的工人们立刻就可以开始建设工厂,先把木材加工厂建造起来,用来给建筑队提供大量的枕木和房屋建材,把那些蒸汽设备安装到位,立刻就能开工。

    当然,食物肯定也不会很多,吃得少就没有力气闹事,而且也会减少排便次数,方便船员们的管理。

    承康郡和启安郡这两个名字,取自‘承上启下’之意,汉阳八郡是汉部落的北地,南方的汤部落八郡、拓海郡以及都城,再加上琼州六郡和草原洪湖三郡,这些全都隶属于南方范围。

    从北方押送俘虏的庞大船队顺流而下,汉阳郡这边的游伏也没闲着,刚一开春,游伏就请命再去南方探路,只不过他这次的任务要更繁琐一些,汉部落今年的目标是在浏阳河的中下游地区再建两座城池,一座靠近浏阳河岸边的水陆转运码头,这里也是中下游地区铁路的起始点,负责从这里运重装备上岸,也可以通过这里把中下游地区的各种矿产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北方和南方。

    从北方南下的船队和从浏阳郡南下的船几乎同时出发,但还是游伏率先带人到达了承康郡的岸边,不仅是因为这段航程更短的原因,还因为他们所搭乘的船全是飞鱼快船,航速要比北方押送战俘的三桅船快的多。

    因为那些道砟碎石本来也不是铁路的必需品,它只是起到了一个缓冲减震散压的作用,其实就是减少一些火车行驶时的震动,但这对目前主要用于货运而不是客运的铁路来说,那就是可有可无,现在没有道砟也能先跑着,等以后有了石头再补上也是一样。

    与此同时的极北之地,去病也带着主力军回到了汉部落掌控的河谷大营中,他要派兵看押那些奴隶登船,尽快把这批奴隶送回去,罗冲可不止一次催促他要奴隶的,现在汉部落有很多的工程需要劳动力,虽然这些人什么技术也不会,但弄回去搬砖也是很好的啊。

    这些被游野从各处拉拢过来的遗族,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汉部落,汉部落也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部落,十分先进的文明,但加入汉部落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除了见过从南方过来的帆船,还有去病带来的军队,可真正的汉部落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大家都想过去看看。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游伏这次带领的团队规模也变大了许多,除了之前那一班专门跟着他搞野外侦察的两百人,还有人数上千的木匠、窑工、泥瓦匠、铁匠等等工匠,另外还有一支两千人的铁路工人,都是刚刚完成东薪郡内的铁路铺设,然后转调过去的,这一批人还是当初汉部落从开源之战中抓的鑫部落战俘,不过现在已经获得了汉部落户籍,成了专职的铁路工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