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收割机在行动-《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所以罗冲安排的方案,就是把这两万亩玉米地平均分成了六块长方形区域,每台收割机负责一个长方形区域的收割,像是贪吃蛇一样,最后转着圈的把自己那一块地全部‘砍平’。

    不过虽然棒子被卡住,但下面的铰刀却没有停止旋转,于是就在这一拉一扯之下,两个玉米棒子成功和秸秆分离,长长的秸秆迅速被卷了进去,但两个玉米棒子却留在了铁篦子上面,最后被振动筛带着输送到了后面的剥皮辊轴上。

    被绿色叶片层层包裹着的棒子们到了辊轴上,立刻就被辊轴上面的牙齿带着旋转了起来,旋转的同时,那些辊轴上面的牙齿也在互相咬合着,秒秒钟就把一根棒子外面的绿皮扒了下来,露出了里面像是牙齿一样的整齐的金黄色玉米粒。

    几人听完也是不停的点头,随后他们又跟着收割机走了一会儿,直到收获的玉米装满了第一辆拖拉机,太阳也越来越晒的时候,他们才骑着马离开,回到了农场那边的基地里。

    这些被收割机切下来的秸秆并没有被直接粉碎,而是全都变成了弯弯曲曲的方便面状,整齐的被平铺在车后。

    至于卫山郡的鲁光柱,他是东南那边噜部落的人,也就是目前唯一一个驯养家猪的部落,加入汉部落的时间算是比较晚的了。

    第一批运回来的玉米已经摊在晒谷上进行晾晒了,现在的玉米还不够干燥,不能立刻脱粒,不然很容易把玉米粒弄破,所以只能趁着天气好先晒一晒。

    前面是郁郁葱葱的如同森林一般的秸秆,而在收割机的后面,则是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秸秆‘地毯’。

    所谓的按计划区域分头行动,其实就是给每辆车分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收割机的工作方式,在大面积作业的情况下,收割玉米并不是像擦黑板那样,一行一行的割倒就行的,因为收割机体型太大,前面的收割机头又特别宽,转弯或者调头都很不方便,不可能说刚割完一排,就来一次原地调头,然后再来一排。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玉米还是谷物,机械作业时都是转着圈的收割,这样每次就只需转动九十度,而不用调头,也不用走回头路,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一台最靠近罗冲他们的收割机,转眼就开始工作起来。

    而其他几个郡守,就连云志也是不太清楚汉部落最早和鑫部落的恩怨纠葛,毕竟当初游伏去抢商长老玉米的时候,汉鑫两个部落还没有互派使者,正式建交呢,当时两个部落唯一的交集只有草原这个‘白盐市场’。

    本来设计收割机的时候,就考虑过直接把秸秆粉碎的,但最后罗冲还是否决了这个方案,粉碎之后的秸秆就无法再次晾晒,汉部落也不可能立刻将其做成青贮饲料,这样晒又不能晒,贮存又不能存,全部粉碎之后就只能慢慢烂掉,或者扔进粪坑一起沤成肥料了。

    云志似乎也被勾起了回忆,想了想才接话说道,“当初我们部落就生活在浏阳郡东边大湖的沼泽里,冬天最难熬的时候,每个族人只能吃存贮的菱角度日,一晃这么多年,好在当初加入了汉部落,要不然也过不上这样的日子。”

    然而这一切说起来麻烦,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的迅速,只见随着收割机的缓慢行驶,前面的玉米田也一排接着一排的倒下,上面的玉米棒子迅速被车头‘吃掉’,然后扒完皮后又从侧面吐了出来,而那些被铰刀卷入的秸秆,则是从车体下方再次排了出来。

    分配好任务后,各个车长也纷纷奔向了自己的座驾,一推操纵杆,车轮在液压柱塞泵的作用下迅速向前冲了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