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食品工业-《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玉米当然还是要种的,就算人吃不完也能用来喂牲畜,给百姓提供更多的肉食,至于水稻,水稻就不用了,我们官营的农场里不种水稻,一是目前的水稻机耕技术还不成熟,只能种一些旱地的作物,二是因为水稻是主粮,主粮就应该让百姓们来种,我们来做一些副食就好了。”罗冲想了想再次说道。

    这一点从现代市场就能看的出来,而一旦啤酒形成产业化,就意味着汉部落需要生产更多的大麦才能维持供应,同样的,那些麦秸也是喂养牲畜的优质饲料,又可以为汉部落增加一波肉食。

    但是话又说回来,罗冲前世两个唯二使用计划经济的政体,都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发展计划,国家的发展才能突飞猛进,一个五年计划就能完成工业化基础的布局,那个世界似乎也只有苏联和新中国两个政体做到了。

    那么如果加上以上这些副食品的消耗方法的话,在各地多办一些机耕农场和大型养殖场,然后再弄一些配套的副食品加工厂,多出来的粮食似乎也不是没办法消耗,反而还能促进汉部落的食品工业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互补的作用。

    想到这里,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干就完了,再多的粮食罗冲也能想办法给它消化掉。

    罗冲倒是不指望汉部落以后会把土豆当作主粮,而是准备把土豆当作蔬菜来进行推广,要知道土豆做菜也是很好吃的。

    哪怕是大米,也可以做成爆米,米团之类的小零食,不过这样的消耗就比较小了。

    说到酒,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种作物,也就是青稞,或者说大麦,大麦是制作啤酒最好的材料,而汉部落目前还没有啤酒,如果能把大麦啤酒做出来,那可以预见的未来,啤酒一定会成为比白酒更加热销的饮品。

    “那首领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向之前说的那样,只在各地官署采购一两台拖拉机向百姓出租了?而是各地自行承办一个和这个农场类似的官办农场?”鲁光柱那边也出声问道。

    不过在回家之前,他又下了一项命令。

    罗冲沉思了一会,立刻就对身旁的几个郡守规划起了未来的工农业布局,汉部落目前有盐铁两项巨大的财政支柱,如果能再增加一个酒水,那国家的财富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我们部落官方负责生产和批发,具体的零售可以放给百姓,但是酒厂必须都是部落的,这方面以后将会是部落财政收入非常大的一部分。”

    毕竟北方的河源郡才多少人口,相比之下肯定是罗冲这边的推广更加重要一些,他才扣下一半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吧。

    这样一来,与其让粮食烂掉,或者用来‘资敌’,那还干脆不如不种,省的那么麻烦。

    “想办这样的农场的,先派人去找地方,把地方规划好,机耕作业需要方便的灌溉条件,以及大面积的肥沃平原,还有,自己辖区要有一定的人口基础,人太少的话就不用考虑了。

    但多过头了也不是没有坏处,吃不完就只能存起来,存起来还是吃不完那就只能烂掉,这是因为汉部落目前是没有粮食出口市场的。

    不得不说,罗冲说的这个申办流程十分繁琐,但后面的那些说的也是实话,汉部落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永远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说实际的推进速度赶不上新计划的出现,往往第一个计划的目标还没完成,第二个计划就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大家就只能继续玩命赶计划进度。

    大米作为汉部落目前最容易储藏,且贮藏时间最长的主粮,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主粮比较好。

    有了这加起来上万斤的土豆作为种子,这次农场这里一下子就种植了二十五亩的土豆田,每亩用种两百多公斤,平均每亩四千株,相信等到今年秋天又可以收获一大批,搞不好还能再种一季,毕竟现在也才四月底。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比较消极的看法,罗冲自然不会做这种把粮食烂在手里的事情,就算粮食激增,他也有办法把这些粮食消化掉。

    几个郡守也听懂了罗冲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想办农场的先回去准备,今年没有资源可以支持你们,但明年有了资源,到时候就看谁准备的最充分了。

    “那首领的意思是,我们以后在各地推广的农场里,多种高粱和麦子?不种水稻和玉米了?”云志听着罗冲的话,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