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妹妹好奔放-《残明霸业》
第(2/3)页
而明末万历年间,人口据研究统计已经打到了一亿三千万至两亿之间。
吃饭的嘴越来越多,可活路却越来越少,崇祯受东林党蛊惑,把江南士绅要缴的监税转嫁百姓头上,三饷压得穷苦人喘不过气,老百姓如何不反?
前汉,也就是西汉,发展了二百年,农民和统治者的土地矛盾同明末相比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所以光武帝可以中兴后汉,而天浪想要中兴大明则非常之难。
好在明末的那些蛀虫硕鼠大多也随着起义军的报复和王朝的毁灭而毁灭了。
而今天浪要想解决土地问题,阻力是有,但绝不比文治第一的孝宗弘治皇帝面临的困难更大。
听有人说孝宗皇帝就是动了勋贵这方面的奶酪而被暗害而死的,加之他的儿子武宗皇帝的死因也很蹊跷,不过这问题只能是一个谜。
然而孝宗至死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天浪或许有机会的。
大明之祸,祸在萧墙之内,而非北掳。
朝廷若能不加税,限制土地的兼并,再分给民户土地,让他们安心种地持家,而不是任由权贵抢夺兼并百姓手中一点儿可怜的土地,把税负转移到穷人头上,大明不会亡。
试问若有一丝生的希望,谁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再去造反?
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都是疯子,也是顺遂了时代潮流,若无民怨沸腾,疯子也兴不起风浪来的。
流民要推翻大明,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大明扼杀不住起义军,是因为顶层的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那些地方藩王和两百多年的公候勋贵,他们根本不肯把自己多年搜刮的金银和囤积抢夺而来的土地分给百姓,贪婪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如今的大明虽然到了这步田地,”天浪惨笑着继续说,把国朝的兴衰对着百姓们剖析了一番:“可大明要想起死回生,不只在对敌战场上的兵力强弱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给百姓们一条活路。”
天浪来回踱着略显随意的步伐,而后一边说:
“只要朕的赤子能衣食无忧,平平安安,朕是不是皇帝,天下是不是大明的都无所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