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腰里藏了几枚兵符-《残明霸业》
第(2/3)页
明军南北和各个不同后台派系间,缺乏统一指挥的例子很多,浑河血战也是如此,而且同平播州之战还有萨尔浒之战一样,是典型的无头苍蝇的战役。
虽然平播之战因为秦良玉夫妻还有陈璘和刘綎等许多悍将的参战,也因为杨应龙的确没有努尔哈赤那般彪悍,还因杨应龙选择第一个对手时竟然选择了马千乘和秦良玉,结果惨败。
是胜利掩盖了平播之战中,贵州巡抚和四川巡抚间缺乏统一领导的漏洞,但漏洞没有弥补,便永远等着被敌人致命一击。
在后来的浑河之战中,南兵在浑河两岸分别布阵,这里边有秦邦屏和戚金预定的计划,也有川军和浙兵无法统一并进,在战阵中默契配合的无奈事实,更有白塔堡四万辽东明军重甲步骑兵作壁上观的推波助澜。
而平播、萨尔浒和浑河血战之前发生的第一次抗倭援朝则是正面例子。
两次援朝相隔数年,第一次援朝的明军主将李如松,当时有麾下辽兵数万,不但战斗力强悍,主将也异常强悍。
继承了父亲李成梁的家将和精锐骑兵的李如松,在碧蹄馆与倭寇主力的遭遇战中,以三千轻骑对战五万倭寇,明军杀敌八千,斩倭军名将四十的彪悍战绩。
只说李如松能把后续赶赴战场的戚家军推到朝鲜王京的城墙上去当炮灰,而浙兵主将却不敢聒噪一句。
这便是主将强大和主将羸弱的对比,对比援朝之战的李如松和萨尔浒的杨镐。
而浑河血战中,明军就找不到主帅,您说是陈策或童仲揆吧,白塔铺北军是四万重甲步骑三大总兵都表示不服啊。
而这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都说明了明军军法的混乱和可执行力不强,令夕想要改变的就是这一点,可谓是在天浪无暇他顾的时候帮了他最大的忙。
在令夕看来,大明不能只有伍长战死,四人皆斩,什长战死,伍长皆斩,百长战死,什长皆斩,这一长城内外的炎黄民族全都承袭了数千年的军法,还要有力的执行全军战败,主将及麾下一律按责任接受惩处绝不姑息的铁律。
清晨的风儿在桃花林间轻柔地吹奏着令人沉浸的曲调。趴在书案上不小心睡着的令夕,被风拍打窗棂的声音叫醒,醒来后用手背擦了擦迷蒙的眼睛。
终于看清了自己昨夜谁在那儿的小丫头还嘟着小嘴儿,可身边没有任何人是她愿意发脾气的人,抿起嘴唇乐天地叹息一声,手指捻开昨日修改好的几张图纸,空落落的心似乎立刻便被忙碌填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