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必须主攻江西的理由-《残明霸业》
第(2/3)页
可叹的是姜曰广,崇祯朝时,他官至太子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弘光朝时可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因多次弹劾奸臣马士英,弘光皇帝和他爷爷万历一样是个酒鬼,根本不理朝政,姜曰广弹劾不成,又被马士英嫉恨如仇寇,他便告病退休了。
而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正归明时,他们甚至连明朝当时的皇帝是谁都不知道,有感觉他们根本不能服众,便邀约姜曰广一起起义。
金声桓不知道的是,姜曰广正在谋划一盘大棋,策划山东、河南起义的事情。而得到金声桓的邀请,他立刻便答应下来,并承诺为金声桓联系福建的郑成功、吉安和赣州等地的起义军还有柳州的永历皇帝。
天浪能得到金声桓的归附并在第一次江西之战时派出援兵救他,便是因为有着姜曰广作为二人的媒介。
金声桓起义后,推举姜曰广为兼名义上的山东、河南、江西三省义军的盟主,南昌被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姜曰广曾卖掉家中小妾和仆人,为义军筹粮,变卖一切家产为南昌饥民施粥,同金声桓一同投水自尽时,时年六十六岁。
抚州门打开之际,金声桓也曾劝他趁乱赶紧携家人出奔,而姜曰广说:吾今日不死,尚何待!
也有说法是姜曰广自缢于南昌城中朝廷为已故的翰林郭思颜的‘人臣之心’四字牌坊之下。
然而姜曰广及全家三十二口全部在南昌城破时殉节却是没有疑问的。
金声桓在降清之时,也曾身先士卒,为清军攻占了整个江西,还一手制造了赣州屠杀,不过在南昌之围最后,他放走了南昌百姓和不愿赴死的麾下士卒,不知算不算是有了悔过之心呢?
金声桓殉国后,天浪追赠他为榆林王,谥忠烈;姜曰广被追赠进贤伯,谥文忠;此前王得仁殉国时,天浪也曾追赠他为建国公,谥忠壮。
获悉谭泰攻下了南昌,济尔哈朗因攻占长沙之战在何腾蛟身上遭受的莫大损失才得到了些许宽慰。
长沙和南昌重新回到济尔哈朗手里的战略意义是什么?是湖广和江西的核心城市,省际的交通枢纽回到了他的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