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死道友莫死贫道-《残明霸业》


    第(2/3)页

    姜襄在大同反叛,对清廷的威胁很大,以至于让入关以后从未走出北京城领兵打仗的多尔衮先后两次亲自出兵围攻大同。

    多尔衮再一次亲征大同的故事,发生在清顺治七年,明永历四年四月末。

    对于第二次亲征,多尔衮做了更为充足的准备,调动了几乎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

    大清的和硕睿亲王、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等一干亲王贝勒皇室宗亲,随其随征的满蒙汉八旗精锐已经达到了23万人马,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为骑兵。

    除了这些掌握实权的皇室宗亲以外,多尔衮还调来了跟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镇守江南的吴三桂部关宁军的5万关宁铁骑。

    连汉军八旗中兵力最多的正黄旗汉军左梦庚部也被他调来了,左梦庚的汉军正黄旗拥兵十万人马,还有他划拨给宣大总督佟养量的六万人马。

    综上多尔衮围攻大同的总兵力共计已经达到了恐怖的44万大军,这还不算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在山西的兵力呢。

    西征清军兵威之胜已经远超成吉思汗伐金时的蒙古帝国,这已经不是一句大炮打蚊子可以形容的了。

    前文说过,连李自成自己都认为他当年选择攻破宁武关和代州北上,选取大同、居庸关这条进攻路线攻取京师的方案能最终得逞,姜襄是最大的推手。

    如果他能向面对多尔衮几十万大军时那样死守大同,李自成根本不可能打入京城,更不用提他如果能有周遇吉一半对大明的忠心,李自成甚至有可能会再次逃回商洛山啃树皮和春芽儿了。

    届时大顺军刚刚经历一番血战拿下代州,李自成的主力几乎都拼光了,大顺军一战便损失了七万人精锐,剩下的士兵大多肢体不全,身上带伤,想要恢复实力根本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儿。

    大同一到手,李自成与北京的距离就只隔着一座居庸关了,姜襄却在大顺军最虚弱的时候主动送上门儿来投降。

    然而第一眼见到姜襄时,李自成虽然乐开了花,心里却也很瞧不起他这种人,还摆出要杀他的阵势。

    李自成曾问过姜襄:“朝廷将要害军镇交于你来驻守,等于是天子将整个朝廷乃至皇室的性命都托付于你啦,你丫的怎么说投降就投降呢?就你这样的反复小人,必须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