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茧子变小的过程用肉眼几乎无法辨别,因为丝线实在是太细了,一个还没栗子大的蚕茧里,就能抽出一千米左右长短的蚕丝,其粗细程度可见一斑。 操作的是桑丘这个族长,以及她之前带的那个翻译,两人拿出一个细密的藤筐,然后就从里面数了茧子放到铁盆中,每个水槽都是八个,不多不少。 另外,他们也从原来的芋部落变成了汉部落现在的于氏族,大首领赐了姓氏,从此他们就同其他的汉部落族人一般无二了,而且加入汉部落的好处几乎是立竿见影的,之前还说要用劳动才能换到的物资,现在早已运送到了新城这里。 且这里紧靠大河,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运输物资都极为方便。 铁盆像是一盆鸳鸯火锅一般,被里面的隔断一分为四,大部的人都看不懂,罗冲本来是想给他们解释的,后来一想还是算了,说了他们也未必能听懂,一切看成与不成吧,如果真的能行,那他们自然也就明白了。 新城的建设申报也送到了罗冲这里,让他给这个新城赐个名,罗冲想了想,之前的两个城都是乡镇级别的,一个临泽乡,一个尚田乡,那么这次的就叫做丰邑乡吧。 再接下来就是脚踏板提供动力了,随着飞轮的快速转动,蚕茧的丝线开始被逐渐剥离,每一组的八个蚕茧都紧紧的聚在一起,因为丝线被飞轮拉扯开始不停的飘在水面上抖动。 特质的长方形铁盆被架上缫丝机,下面的炉子里烧的是木炭,这样燃烧之后温度更高,而且基本上没什么烟,所以即便的平常人家也是可以用得起的,至于铁盆,用不起可以换成陶盆吗,没什么大不了的,终究只是一个加热的工具。 你不为部落做点贡献,好意思吃我们种的粮吗? 感兴趣好啊,有眼界,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好奇心,能独立思考,有主见的人,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不然全都暮气沉沉的汉部落也就不用发展了。 “这个丝好细啊,如果用这个织布,那一定会很薄,就是不知道织出来会是什么样,罗冲,这个能让我来织吗?”小蝶在一旁问道,眼睛里满是期待,她对于纺织方面任何的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 不过罗冲对此却有很大的不认同之处,比如前世马王堆出土的丝衣,其中的一整件衣服,就能直接叠一叠塞进火柴盒里,这样的衣服是有多薄,有多轻? 古人是怎么织出那么薄的丝绸的,如果说他们纺线时用了八根,罗冲死都不相信,不过虽不至于用一根蚕丝来织布,但是两三根那般的细致估记还是有可能的。 “可以啊,到时候由你来织第一匹丝绸。”罗冲答应的很干脆,巴不得给她找点事做。 只是两人说话的功夫,桑丘和翻译两人就已经找齐了四组线头,然后又在罗冲的指导下,把四组四线穿引到机器的各个关节中,最后绕在了纱锭上。 桑丘用筷子搅拌着水槽中的蚕茧,上面很快就出现了脱丝现象,这是蚕茧上面那一层用来固定的‘吊床’已经分解了下来,把这些‘吊床’用手挨个撕掉之后,继续放在水槽中搅拌,没过一会儿,上面果然有几根丝缠到了筷子上面,这便是大功告成了。 时至九月末的时候,汉阳城这里也已经造出来了6艘新的木船,不停的往来于汉阳郡和汝阳郡之间,为这座新的城池不断输送养料,得益于芋部落的加入,这里已经有了一千两百人口,再加上每天从汉阳城来这里帮工的人,人数直达一千五百,勉强也算是有了个城池的样子。 一船船的瓷器,陶器,水桶,铁锅,铁质工具,农具,布匹,源源不断的抵达汝阳郡的岸边,让每一个新加入的族人都喜不自胜,不管是新搬来的高山部落,还是原来的芋部落,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欢呼,拿着这些精美的器具,穿着暖和的毛布衣服,他们也开始以自己身为汉部落的子民感到骄傲,因为这都是其他部落得不到的好东西。 蚕丝的直径只有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太细了对于纺织来说并不方便,不过罗冲已无法确定,这到底是老师说的,还是从古至今的传承数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