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丰邑乡,缫丝,活字-《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页

    清理完城址之后,这一行人就开始在两侧的山谷采伐树木,去掉枝桠堆砌在山中,再把圆木就近堆放起来,留着明年正式建城的时候取用。

    坐镇于浏阳郡的大树接到了罗冲的指令,也开始按章办事起来,命令大量前来投奔的野民开垦荒地,以家庭为单位分发任务,再令专人丈量土地,然后一家家的核实。

    所以即便罗冲不下这个新人垦田的任务,这些平白来和他们分享食物的人也不招人待见。

    新人开垦了土地之后,暂时也住不上豪华的砖房,大树只能再立一城,然后紧急建设土坯棚屋,现在只能暂时对付一下,因为冬天很快就到了,造砖房已然是来不及了,所以只能用夯土的房子代替,这土房十分简陋,但是大部分砖房有的功能,这里的土坯房也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土房里面不怕火,可以烧炕取暖。

    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样太少的缘故,纺织的技法只有平织一种,染色也只能染单色,不会套色,不会印染,所以才会显得很无聊,因为能玩的样太少了。

    而汝阳郡的‘老人们’也对这些新来的看不顺眼,毕竟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才让自己每天三顿饭变成了两顿稀饭,都没有从前吃的饱了,这帮人自然是不高兴的。

    由于有了之前两代纺纱机的研制经验,这次的缫丝机改装的很成功,第一次上机就能正常工作,这让罗冲很开心,不过看着纱锭上蚕丝累积速度如此之慢,罗冲也是无语了,无聊,没办法,纺织这个工作本来就是无聊直接的行业,每天不停的重复同一个动作。

    前几天桑丘两人也曾问过罗冲,为什么一定要用八根蚕丝为一股呢,怎么不是五根或者六根,这个,说实话,罗冲自己也不知道,这都是前世小时侯上学时那个喜欢养蚕的老师告诉自己的,可是他现在能怎么说,他也很懵逼啊。

    浏阳郡的人口规模在快速增大,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从哪来的,只知道从南方而来,但是让他们说具体位置,谁也说不明白,就算他们能说清楚,汉部落这边也没人认识。

    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先把丝绸织出来再说别的不迟,先证明可行,然后再慢慢改进呗。

    石头负责的开荒工程也在进行,他们先是沿着预定城址的位置砍伐灌木,直接清理出一圈防火带,然后找了一个无风的日子,一把火将城址烧成了白地。

    更多芋部落的族人搭乘着木船前往汉阳城,在帮忙运输物资的同时,也对这个自己新加入的部落有了更多的了解,然后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当初加入汉部落的决定,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汉阳城的美好生活,而他们也正在首领的指挥下建设新的家园,他们看到的,终有一天也能从他们自己的手中诞生。

    好不容易等到第一轮的四束丝纺成纱线,罗冲都忍不住有些困了,当然,这么点东西是肯定不够拿来织布的,所以还要如此往复,不停的缫丝,直到把这次采来的蚕茧全部缫成丝线,要不然都不够折腾一回的。

    罗冲是个大忙人,他没空在这里继续盯着,那么多的茧子,只有这一台机器,全弄完怕不是都要下雪了,于是转身便走,有这功夫还不如继续刻自己的铸币钢印模子。

    回到了教室里,下午第一节是自习,不过现在的自习课全都被罗冲安排刻字了,他自己也坐在讲台上对着放大镜绘制钱币的图案,然后再行雕刻,但是让罗冲没想到的是,他才刚坐下没多久,被罗冲委派负责所有刻字工作的白起就来找他汇报了。

    “首领,咱们的胶泥活字,第一个字号的所有常用字都刻完了,全是边长八毫米大小的,我们是不是先烧出来一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