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说,如果大人好好的养孩子,把孩子养到了六岁,这个孩子就能分到十亩地,同样还是不收税的地。 其实按照目前汉部落的粮食产量,一亩地种植水稻或玉米,一季的产量就够一个人一年食用了,第二季种植的粮食则可以全部储存起来,甚至卖出去。 不要觉得这个税很重,还有其他福利作为补充呢。 除此之外,靠近河道的地方都被改成了水田,但是那些离着河道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的旱田存在,那里没有人工河,只有几条小小的水渠,但是足以用来浇灌土地。 詹茂顿时惊呆了,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罗冲。 其次就是推行私有制,当然了,贸然从公有制转变私有制,族人们也会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私有制要逐步推行,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分地。 这地方又有金,又有木,还有一条江水和大片肥沃的平原,说实在的还真适合设置两个郡来居住,如果再有了人,这里的火焰生生不息,那就是五行俱全了。 随着罗冲的指引,詹茂也看到了东岸,那里确实有不少人在种田,而且还是詹茂很熟悉的人,竟然全是粘部落的族人,旁边还有一些汉部落的族人,手把手的教导他们用牲畜耕地,以及怎么使用各种农具。 一时间,在春耕时节,忙里偷闲的族人们也开始议论起来,纷纷猜测着首领到底要宣布什么事情。 只可惜啊,罗冲现在是看哪里都好,但就是人手不够。 “看到了吗,河那边的地,种的就是你们部落拿来的糯米。”詹茂旁边的罗冲指着汝水河东岸的土地说道。 不过这个事不能蛮干,必须温水煮青蛙,既要达到拆散他们的目的,还不能让他们产生反感和反弹,而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结婚,分家。 而且两地紧邻金沙江,位于汝水河与浏阳河的下游,走水道只需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汉阳、汝阳、浏阳三郡,交通上也极其方便。 勋贵和富绅搞土地兼并,在灾年大肆低价收购土地,囤积粮食涨价,导致老百姓全都没了自己的地,成为地主的佃农,生活极其悲惨,再加上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瘟疫横行,百姓过不下去,最终才造反的。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汉部落耕作的方式,人们赶着数百头野兽,有牛,有马,还有驴,脖子上套着圈,身后用绳子拉着一个木头做的东西,人在后面一手扶着木架,一手挥舞着荆条,赶着那些野兽向前奔走,每过去一次,就会在身后留下一条很深的沟壑,像是土里有什么东西把土翻上来了一样。 这个就要注意了,罗冲说的可是2500户,新加入的那些人,平均每户4.5个人,2500户就是一万多人,相当于浏阳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人还是已经加入浏阳郡半年以上的‘工人’,调集到其他地方也能迅速投入生产。 新年的春季第一天,由于罗冲南下治理水患,所以没赶上开年祭祀,不过罗冲也不准备补了,直接宣布,把今年的祭祀改成了大会,在一月份春耕结束之后,再统一举行,伟大的汉部落首领罗冲,将会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两条笔直的人工河道,和上百条沟渠,把岸边平整的土地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田地,数千人在田地间一起劳作,光是人口的数量,就足以让詹茂震惊的无以复加。 回到了城里,罗冲把詹萤领到了自己家,让小蝶照顾她,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城中心的办公大楼。 这个以前罗冲一直想做但是没做成的事情,现在由于有了户籍制度支持,得已在汉部落实现。 为了避免这种事的发生,罗冲决定效仿秦制,其实和现代的制度也一样,那就是授田制,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任何私人,不管你是谁,都不允许私人买卖土地,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最终的所有权。 首先,统计户口之后,汉部落辖区所有有户口的‘国民’,全部接受军事管制,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以后不管是服劳役,还是收税,统统由这种建制来执行,然后再逐层上递。 这都是罗冲在治水期间,从浏阳郡送来的,由于浏阳郡去年设立人力集市,用各种生活物资吸引来大批的人口为浏阳郡搞建设,也吸引来不少的部落加入。 为什么要翻土,不是在土里扎个孔,再撒几粒种子踩一脚就行了吗,他们这样把所有的土翻一遍,累不累? 不过你既然得了国家的地,自然也是要交税的,女人辅田的税,自然不可能收一堆菜回去,主要收麻皮,蚕丝(这个主要是种桑养蚕才收的),还有天然漆,以及可以用来榨油制作印刷油墨的漆草籽,具体收什么,主要还是看你种的什么。 难道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就能长得多? 而金川对面的巨木,那里森林资源丰富,又紧邻金沙江,可以设置一些船坞,就地取材,砍伐巨木用来造船,当地的百姓可以发展制造业,丰富对岸金川百姓的生活,金川又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来养活对岸的巨木,这两者相辅相成,绝对是一个适合开发的好地方。 但是罗冲派过去了两支驻军,虽然人数不多,却给他们带去了汉部落抓牛,养牛,训牛的经验,成功的把牛鼻环这种神器传播到了北方的高原地带,所以在这等待迁徙的半年里,他们在汉部落士兵的带领下,在当地捕获了百来头活的野生牦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