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480章 我好难啊(5200大章,求票票求订阅) 想要属于自己的粮食和钱吗?想,那就分地,不过是要交税的。 觉得税重,自己攒不到钱?那就再分一些免税的地,用来补贴家用。 那怎么才能拿到免税的地?生孩子啊,生一个就给五亩地,不仅要生,还要好好养活,等把孩子养到六岁,还能再得五亩免税的地,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后结婚分家。 这样一来,假设一对夫妻在成年后的十年里,相继抚养了六个孩子,那么他们家除了有20亩粮田,20亩辅田外,合计还有30亩到60亩不等的免税地。 当然这个免税地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免税地的数量,会伴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逐渐增多,也会因为孩子的夭折而被没收,总之你不好好养孩子,把孩子养死了,那么你家的免税地也就没了,迫使家长对孩子的生命安全负责任。 而且这个制度一旦推行,是不可能出现那种孩子太多,导致抚养不起的情况出现的,按照一家两个大人,六个孩子计算,合计100亩地,其中只有40亩是交税的,其余60亩都是免税地,这些免税地里生产出来的财富,足以用来抚养孩子成年,甚至还能把用不完的储蓄起来。 最后,随着孩子的逐渐成年,一个个分家出去,那些免税地也将重新收回,然后分给其他的需要分地的人,那些长大结婚的孩子,也将会在这个制度下完成一个新的循环。 罗冲是一个现代人,深知现代社会的收税规则,看起来很多古代曾经出现的税都消失了,其实则不然,只是把以前的税款隐藏了起来而已,就像增值税那样的东西。 用法律约束子民,只会让他们记恨,人就是这样,你给他定的规矩太多了,他就觉得自己被剥夺了自由,所以用法律约束,还不如用利益来诱导他们。 这样看起来像是鼓励百姓猎取私人奴隶,唔确实很像,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两年的私人劳役期结束之后,这个已经学会了汉语,学会了种地,学会了汉部落生存习惯的人,就会在官府获得正式的汉部落户口,成为汉部落的在编之民。 这是第一个方面,另一个还是回到人口上,即便你有钱,攒钱买了两头牲口,但是牲口也不能什么活都干了,就算你有牲口,那还是需要人来操控吧。 所以还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情况,发展地域特色经济,也要制定符合地方民情的法律制度和发展方向。 最后一条,就是要防止公民隐瞒自家‘野人’的数量,或者隐瞒自家‘野人’的服役年限,导致出现养私奴的现象,扣留‘野人’一直为自家干活,不让他升级为公民,对于这种情况,罗冲也有一套相对应的法律来约束。 分封是不可能分封的,那样只会引起没完没了的内斗,最后搞得就像战国一样,到处都是战火,都是生灵涂炭。 两个成年人结婚后,就能分到40亩地,这个面积不小,种那么多地,劳动量很大,还要交不少的税,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生孩子来获取免税地,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此罗冲制定的这一套规则,就是用比较重的税,来让百姓感到生活带来的压力,而解决这个压力的办法,就是生孩子,让汉部落的百姓,喊着‘生孩子致富’的口号,积极开展造人运动,以达到罗冲期望的,人口快速增长的目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只要你这两年没打死他,一旦让他成了和你一样的人,你知道他将来会混成什么样,万一他有本事,当了官呢,或者他自己没本事,但是他的孩子当了官呢,等他有权有势之后,他回来还不想着法子的报复你,把你折腾的家破人亡? 比如一对年轻的小两口,两个人一起种40亩地,但是结婚第一年,女人怀孕了,不能再下地干重活,那么40亩地的劳作,都要压在一个男人的身上,这是很累的。 另一个办法,就是不仅想用牛耕地,还想弄辆车,平时可以拉一些东西,那怎么办呢,那就老老实实种几年地,手里攒点钱,然后到官方的养殖机构去买一头,变成私有财产,你想用来干嘛就干嘛。 但是有了这条‘野人’的上升渠道之后,给主人干完两年的活儿,他就能升级成为和主人一样的汉部落公民,享受和主人一样的权力。 如果有敢瞒报的,可能你瞒得住官府,但是你瞒得住跟你隔着一个墙头的邻居吗? 相反,只有统一,只有集权,才能把国家所有的资源集中到一起,用在该用的地方,才能更好的发展国家。 如果发现谁家养私奴,你去官府举报了,举报人可以获得举报奖励,奖励就是当年的赋税,可以少交一半。 这就是罗冲的第二个人口扩充计划了,相比于鼓励生育这种长期才能见效的办法,第二个办法则是短期计划,不仅能够快速吸纳外来人口,还能快速的扩展汉部落的领土疆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