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海角的东面则是崖山,崖山的外围还有不少的礁石和小岛,那些岛礁大一点的有个小学校那么大,占地几公顷,小一点的只有几十平米,也就和客厅差不多,而且这些岛礁大多为坚硬的岩石基座,一些小岛在落潮的低水位时,就会像一根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海面,而这正是罗冲最喜欢它的地方。 另外,如果把港口建立在大河入海口的地方,还可以利用东南方向的崖山为港口抵御大风暴,真正的将这里变成一个避风港,使渔民和商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将来的汉部落绝对会有不止一座的海港城市,甚至是都城,但是目前汉部落探索开发的地区还十分有限,所以说什么海港城市还比较遥远,但是使团驻地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现成的机会,汉部落完全可以将之当作一个海港城市的试点项目来搞,用这个城市积累建造海港城市的经验,为以后发展沿海经济做好准备。 这么看的话,似乎没什么问题,就和以前用登陆艇搭建浮桥差不多,技术难度不大,工期也短,完全可以把东西都做好之后在运到当地组装。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山脚下还有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淡水河,是周围几个村庄的原住民灌溉良田,汲水生活的重要水源。 罗冲想了想,用浮动栈桥也不是不行,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可以制作几千个容量超过一立方米的大木桶,可以塞下一个人的那种,用来提供浮力,然后直接把空桶密封好后排成方阵,捆扎结实,再往上面铺设木板,一头伸入海中,另一头与码头相连,害怕浮动栈桥左右摇摆的话,还可以在两边依次向海底挂上几个铁锚,用来稳定栈桥。 首先是海边的小山都是土山,土层深厚,还有充足的淡水水源,以及大片的林木资源,这些条件对于驻地的建设都非常有用,土多首先是容易挖掘和造型,可以拿来建造夯土建筑,靠近水源,也可以用来发展农业种植,林木资源丰富,不仅自己驻地建设需要木头,将来使团还能就地取材制作一些器具卖给当地的土著,所以罗冲还是非常看重这个地方的,不过他依然没有确定用这块地方。 既然这样的话,那目前就先用浮动栈桥临时对付一下吧,反正没有打通这条航路之前,搞什么港口都是白扯,目前还是先以陆上基地为主要建设目标才对。 不过他可不会丧心病狂的想要把月亮捅下来一个,再说他也没那个本事,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在港口上下手。 食部落又恰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部落,汉部落也是,在这里建造港口的话,罗冲和兽牙都有信心和对方打好关系。 当然,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是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所以还是用当初的老办法,把工程分期进行。 首先第一期主要是三个目标,即使团居住区、驻军营地、工厂和仓库三个地方,先把住的地方和安全问题搞好,然后再通过工厂传播一些低级的技术拉拢人心,在当地率先打开局面。 等当地的土著认识汉部落之后,看到汉部落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有人愿意进入工厂学习技术和打工的时候,使团这个时候再大量的招聘劳工修建二期三期工程,到时候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就简单多了。 想到了这里,罗冲连忙找来纸笔将自己的想法都写了下来,准备让兽牙就按照他的这个思路来办,但是具体的城市规划他却完全没有说,只是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剩下怎么布置全靠兽牙自己发挥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