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牛尾表决心(求票求订阅)-《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页

    如果麻皮送的够多,甚至还可以换到腰机,就是那种最多能织半米宽布料的简易织布机,不过这里也有那种框架式织布机对外出售,但上面是没有飞梭的,只能手动投梭,而且宽度最多只能织一米,但就是这样已经被汉部落淘汰的东西,在竹岛这里依然非常受欢迎,哪怕是鑫统领也不例外,据说那个家伙就让人来买了一台,说是要回去送给夫人的,嗯,当然也有可能是拉回去仿制的。

    不换就没办法推广,换了汉部落肯定要亏死,该怎么办?

    所以加上这一条原因,汉部落对鑫部落的态度,那只能用志在必得来形容了。

    一般一个村子兑换一到两台框架织布机,然后其余家庭全部购置纺纱机,这样回去之后他们自己就可以开工了,因为如果每家一台织布机的话,在没有充足麻线的情况下,他们也开不了工。

    土著们用收获的粮食来使团这里兑换各种车辆,独轮小推车,双轮小推车,双轮平板车,小型平板马车,还有水桶水盆这些东西。

    当然,不是为了迎接牛尾的,而是来迎接那些不远万里前来协助他工作的工匠和物资的。

    铁锭被一筐筐吊了下来,然后是各种工具,还有用麻袋包装的大量钱币,使团要在竹岛建立银行,发行汉部落的货币,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现在终于要开始了,说不准将来还会在竹岛开设造币厂。

    除此之外,牛尾还发现有很多百姓来这里卖粮食的,卖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为主,当然,竹岛本来也就这两种,而收粮食最大的买家,就是汉部落的使团。

    由此可见,竹岛对货币还是有需求的。

    牛尾就曾亲眼看见汉部落的水手们随便撒下一网,就从海中捞出满满一网银鱼,那重量几个人都拉不上来,最后还是用船上的绳索和滑轮才拉上来的,四条船上数百号人吃了两天都没吃完,太多了。

    但是这种大个的织布机显然不是一般家庭能买的起的,而且竹岛上也不存在什么特殊家庭,因为大家都一样穷,除了那几个长老之外

    汉部落要在竹岛推广钱币,那么指望一直从后面运是不现实的,竹岛的人口不比汉部落少多少,需要的钱币数量十分巨大,所以将来在竹岛建造币厂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看着兽牙指挥着人群不停的从船上卸下物资,虽然很累,但是众人却喜笑颜开,这一天他们实在等了好久了。

    而且,真香

    船队继续航行了七天,终于在出发后的第八天下午抵达了竹岛清水河的入海口,也就是汉部落使团在竹岛的驻地。

    于是乎,牛尾的思维就发散了。

    可是这样一来,鑫部落会不会禁止汉部落的货币在竹岛流通,汉部落的银行会不会承认鑫部落钱币的价值?双方会各自做出何种反应?自己又能从中做点什么,换取到什么好处?

    或许,自己以后该站在汉部落的角度来考虑事情了,想想有什么办法才能让汉部落更快的统治竹岛呢?

    如果汉部落在竹岛推广黄铜货币,那就肯定要承认鑫部落的铜器价值,因为两者本来就是一种材质,你的铜是钱,为什么我的铜就不值钱,你不承认我的铜器有价值,就等于在告诉别人你自己的铜币不值钱。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驻地这里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城,只不过没有修建城墙,其余的房子,屋舍,商铺,集市,仓库,码头,工厂,官署,甚至还有一座石砖垒砌的银行,都已经有模有样的摆在那了,现在就还差一座学校,再加上一圈围墙,那就和汉部落本部的那些城池没什么两样了。

    这样的销量也不错,因为使团驻地的集市很有名气,所以来的人很多,即使不卖给使团,那些前来赶集的当地土著也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根本不愁东西卖不出去。

    使团是在收购鸡、蛋、猪、羊等食物,但是使团成员毕竟有限,不可能无休止的一直收购这些食物,因为吃不完,可那些远道而来,好不容易把猪羊赶来的百姓又不可能就这样无功而返,所以多数时候他们会选择在集市上自己卖。

    可你要说他们买不起,那也不对,因为他们都是众筹来买的。

    所以前来购买织布机的依然有很多人。

    可是使团为什么没有修建城墙?

    要不然自己去找大统领说说,劝他别给汉部落找麻烦,现在两个部落正处于蜜月合作期,还是不要因为这点事破坏了关系为好,现在应该抓紧机会好好发展自身才对。
    第(2/3)页